黑白小屋 请虫入瓮
昆虫“人口普查”进行时
昆虫“人口普查”时,董立坤筛选害虫的最佳天敌
光的诱惑,昆虫爬上白色“屋顶”
初步分拣,昆虫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十公里天兴洲,等距分布五个“黑白小屋”
请虫入瓮,一个月取一个集虫瓶
分门别类,进行昆虫种类数量的大数据分析
□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蝉噪林逾静,浪拍洲更幽。最近,走进武汉天兴洲大堤堤内,在密林深处,你会发现突然冒出了几间“黑白小屋”。
若你能航拍,从空中巡航俯瞰,共有5间醒目的“黑白小屋”,以2公里的等距从洲头排至洲尾。
“天兴洲长10公里,所以按此分布。”支起小屋的,正是武汉市园林科研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和他的同事们。
走进一片意杨林,一间“黑白小屋”由几棵树合力牵扯起来,四面是网纱“黑墙”,网纱“屋顶”则雪白透亮,有集虫塑料瓶的一端要特别拉高一点。搭建小屋,意在何为?
“意在请虫入瓮,进行昆虫‘人口普查’,进而了解天兴洲的生物多样性情况。”董立坤解释,小小昆虫,对整个生态系统发挥重大作用。
别小瞧这简易一搭,收获丰盛。从5月25日扎营在此,一个多月时间,已是满满一瓶昆虫浸在酒精里。
“小屋”简易,如何诱虫?“原理还是昆虫的趋光性。”董立坤细说道,这“小屋”学名叫马来氏网,黑白对比强烈,趋光的昆虫不沿黑网走而会逐白网,慢慢往上爬至白色“屋顶”,顶端依旧是一个白色的塑料圆孔,圆孔看似是一个通往新天地的通道,实则是陷阱——一旦进入圆孔,就会掉入装有酒精的白色塑料瓶里。
回到实验室,董立坤和同事们将收集的昆虫分门别类,做种类、数量的大数据分析。 “约数千只,有蝇类、蛾类、蚊类和蜂类,微型昆虫较多。”董立坤对收集的第一瓶昆虫开始初步分拣。
每半个月他们去看看“小屋”是否遭外力破坏,每一个月就要取回集虫瓶,一直持续至昆虫不怎么外出活动的12月份。
“种类、数量之外,还要关注昆虫春夏秋冬的动态变化,做一个立体的、系统的研究。”董立坤说,昆虫是生物界种群数量最多、种类最为复杂、分布最为广泛的生物,目前还有部分昆虫不为人类所认识,所以昆虫的大数据统计是一个较为繁杂的工作项目。
天兴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立足“保护”二字,涵盖昆虫、植物和鸟类等等,利用调查的大数据将天兴洲的生态现状清晰地勾勒出来,为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而能有的放矢,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