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位从上海转道的境外返汉者“搅”了一下,武汉宣布本轮疫情终结可能更完美更利落。
即便如此,也不会改变武汉基本遏制住德尔塔毒株攻击的判断。
本轮疫情相较2020年疫情,无论是在量级上,还是对市民的创伤上,都无法相提并论。
但是, 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此次抗疫战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因为,本轮抗疫战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极可能是未来还要面对的问题,虽然我们心里一直祈祷上苍不要再对这片土地薄情寡义。
武汉本轮抗疫最重要的复盘价值,在于回应了以下问题。一定意义讲,这些问题对整个中国来说,都具有普适性。
第一,如何以最经济的路径,解决新冠病毒尤其是变异毒株的缠绕。 类似去年武汉那种百年一遇的“狂风暴雨”,相信我们不会允许它再发生,预计大概率也不会再发生,但“点状”和“散状”疫情同样可能不期而至。在病毒消灭或全体免疫之前,与病毒的博弈不排除还会发生,我们如何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完胜。
第二,如何以最高效的手段,将新冠病毒及时控制在最小影响。“间歇性”发生的伴生特征是无规律性。目前,病毒在不断变异,毒性在不断增长,此次遭遇的 DEL 不仅毒性提升了 1260 倍,而且狡猾到早期基本无病症。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的防控在技术性方面需要做哪些改进。
第三,如何以最有效的机制,激发全员持续协力热情。 每个组织和个体在疫情中的境遇千差万别,损失也大相径庭。客观上,不同主体对待疫情的心态随时可能生变。那么,怎样才能维系万众一心的共识和共意。
第四,如何在抗击疫情、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三者之间,取得合理均衡。 全世界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病毒很难在短时期内被灭,但生活还得继续、社会还得前行、美好的中国梦还要实现。假如再遇到病毒的袭扰,“这个三角难题”如何求得最优解。
围绕上述问题,再看武汉本轮抗疫战,或有新的体会。
最经济的路径:常态和战时无缝对接
上面这张图,完整显示了武汉本轮疫情新增确诊病例变动状况。
距离8月1日晚本轮疫情发现,到沌口和江夏降为低风险区,仅仅22天。
实际上,8月12日后,本土确诊病例一直保持零增长。也就是说,武汉以10天时间,就遏制住了禄口机场衍生的疫情。
众所周知,传染性病毒初期往往呈“喇叭形”扩散。从去年的经历看,新冠肺炎病毒也未超出这一规律。当病毒传播一段时间达到一定峰值后,才会形成向下拐点。
这一次我们应对的是凶猛的毒株。广东之前的案例表明,短短14秒钟的时空重叠,便可完成传染。
但这一次,武汉的拐点竟然出现在疫情发现次日。
为什么?
因为“快”,因为“准”,因为“狠”。
8月1日晚上发现核酸阳性,2日上午密切关联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当即就对相关区域采取了封控。这速度,当然称上“快”。
8月2日就发布首例流调结果,涉及人员活动轨迹一目了然,密接次密接人员悉数归档。封控依级确认到小区、楼栋、单元和门牌。这精度,当然称得上“准”。
发现疫情的地方,没有任何犹豫,不讲任何特例,直接就地封控。为摸清底数,全城进行多轮全民核酸检测。这阵仗,当然称上“狠”。
但若往深处讲,最关键的还是常态防疫机制与战时应急机制的无缝对接。
湖北省委主要领导讲的一句话意味深长:防控常态化不等于正常化。
也就说,现实场景中没有疫情,但在常态防控中,需要“以疫情真实存在为假设条件”,规范化执行防控标准。如果脑子里不装着这样的“虚拟现实”,日常防控就可能变成走过场,真有疫情发生,反应根本跟不上。
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军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武器不离手,操练不停歇。
常态有备,战事起时,随时能战。常态无备,别说“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窟窿”都可能被忽略。逢遇DEL这样的紧急事况,即便通过打“加强针”快起来,也会“到处漏风”。
常态有备,战事起时,“快”“准”“狠”等应急举措合并使用,市民便不会觉得突兀,也不会觉得不适。
近一年半来,从省委省政府到下面各个条块,在常态防疫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觉和自觉。在日常防疫中,虽然略有起伏,但在公共场所和人口密接空间,戴口罩、测体温,以及勤洗手、保持间距等常规手段,从未下架。
常态防疫看起来耗时耗力,但不少属于“举手之劳”、“顺手而为”之事,比起一个小区、一个城区被封控来说,这些小付出换来的是一个片区乃至一座城市的安宁。
事实也反复证明,常态防疫与战时应急无缝对接,是目前最经济的抗疫路径。
最有力的措施:动态与科学有机融合
没有一座城市,比武汉对新冠疫情更敏感。
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会产生比其它城市更多的关联想象。
兵临城下,仗怎么打,首先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智慧。
毛主席曾言,“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武汉的“材料”是什么?
是已确认的“点状”,逐步串联的“线状”,以及不确定会否形成的“网状”。
我们后来看到的抗疫路线图,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围点、掐线、破网。
具体说就是:围住沌口和江夏两个“关键点”;掐断所有潜在的“关联线”;全民进行核酸检测,破除“成网”条件。
配套这三个词的,是“最有力措施”。
“最有力”并不单指用力程度,还包括用力角度和准度。
角度,意味着需要动态调焦;准度,意味着需要讲究科学。
于是,即便是一墙之隔,有些小区被封了,有些小区照常;有些小区某个楼栋封了,其它楼栋未封;即便是被封了,有的早解封,有的后解封;即便是解封,有的是逐个点解封,有的是成片解封。
于是,同一个空间,有的人被锚定为密接或次密接,有的没被纳入;同一车次,有的居家隔离,有的到指定地点隔离;同样是快递小哥,有的被要求隔离,有的业务照常。这并不是因为个体身份差异而区别对待,而是背后的大数据完成了“定位”,是科技助力完成了“精准画像”。
本轮抗疫战,背后始终有一双“有形的大手”在按照“动态”和“科学”模式,进行精准管控。
最有效的动员:信息透明、社会保障与信任政府
今年这一战,市民的配合度有目共睹,基本上没看到什么激烈的社会冲突和舆情。
有人说,是去年的疫情把武汉人吓“傻”了。
武汉以“码头文化”著称,武汉人还是见识过风浪。
但是,今年大家确实“蛮乖”。
为什么?
核心原因是更信任政府。
为什么更信任政府?
我这里尝试列出三个原因。
一是今年信息披露及时公开透明。8月2日上午确认出现疫情,当日午后就公布了信息。感受尤深的是,这一次流调做得扎实详细,而且披露非常迅速。信息对称,谣言失去了市场,市民对政府更加信任,自然更愿意配合协助政府后续举措。从风险社会视域看,信息保障是减少社会震荡的首要利器。
二是今年社会保障到位尤其是充足的物资供应,让大家减少了慌乱,更让大家感受到政府指挥不是“盲人敲鼓——乱打一通”。被抢购一空的货架马上重新补满货物、被隔离者的伙食频频刷屏、被封控区线上消费维系,诸如此类的保障细节貌似不起眼,但让大家感受到了政府的用心和有序。
三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更紧凑。8月2日防控要求“快狠严扩足”,8月10日调整为“快严准实统”,看似几个字变化,实则体现出结合疫情状况和社会合理诉求而进行的动态性灵活调整。
因为更信任,社会知道政府想干什么、在干什么、还要干什么,对政府的动员自会“应者云集”。
太古可口可乐是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七八月是公司的销售旺季,接到疫情通报后随即停产,公司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快速从其它省市调剂代工生产,积极组织爱心捐赠,补充湖北货源。
在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如何将信任转化为“社会动力”,疫情提供了试验场。
最合理的均衡:最小代价与最小范围
这是全世界都在求索的答案。
国情不同,路径不同,策略不同,但目标相同。
怎样才能实现“最小代价”呢?
那就是在没有疫情时,认认真真、不折不扣落实常态防疫机制,将可能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那就是在疫情发生后,以最快速度、最有力措施把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
在病毒尚未消灭、在全面免疫尚未完成的现实状况下,这就是最优解。
湖北省和武汉市,一开始对此就有着清醒认知,而且一路执行到底。
或因如此,大家觉得今年这一战是一场有惊无险、无损筋骨的战斗。
或因如此,短短22天后,武汉重新活力满满。
图表制作:林星辰;图片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