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可亲的非遗 向上的活力——陕西非遗文化绽新花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0日11:09 来源: 陕西日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源于民间的非遗文化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如沧海明珠,格外璀璨夺目。陕西的非遗文化是城墙根下吼得荡气回肠的秦腔,是黄土高原上敲得震天撼地的陕北腰鼓,是灯影间皮影人物的腾挪跳跃,是剪纸艺人手中栩栩如生的形象,是老字号香气四溢、地道美味的美食……非遗,是陕西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面。

近年来,我省大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走进百姓生活 彰显非遗当代价值

这些天,西安市非遗宣传推广大使王智忙得不亦乐乎。在全运村非遗展厅,王智作为展厅顾问,忙着为中央和省级媒体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介绍陕西丰富的非遗文化。展厅内,剪纸、马勺脸谱、面花等非遗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非遗传承人经金山精巧绝伦的竹扎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小的竹棍经过切割、打磨、钻孔、穿插,在他手中变成钟鼓楼、陕西八大怪、奥体中心等一件件体现陕西特色的竹扎艺术作品。西安剪纸非遗传承人雷俊创作的36项全运会比赛项目系列剪纸和全运会吉祥物剪纸也深受运动员喜爱。展厅内还有一个小戏楼,戏楼上摆放的西安非遗传承人肖建武制作的数十件戏曲盔帽格外引人关注。运动员们兴致勃勃地试戴紫金冠、帅盔等各色华丽的冠盔。冠军之冠源于中国的冠帽文化,冠盔有着加冠、夺冠的吉祥寓意,故而特别受运动员欢迎。

“十四运会为宣传陕西非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希望用非遗来讲好陕西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王智表示。

陕西是非遗文化大省。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腔等8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67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12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51个传统工艺项目进入全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名录。

如何让数量众多的古老非遗焕发活力,走入现代生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

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下,非遗文化突破馆舍天地,走进大众生活。我省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抓手,打造了“陕西传统工艺大展”“陕西非遗绝活才艺展”“黄河记忆非遗展”等品牌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景区活动,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非遗与旅游融合 焕发新机

非遗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代代人的实践不断被注入新的创造。非遗与旅游融合,让非遗焕发出勃勃生机。

“快来体验一下给泥塑上色,可有意思了。”在今年7月的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宝鸡凤翔泥塑展位前,几位游人兴致勃勃地给手中的泥塑敷彩。博览会现场,老字号美食、传统刺绣、陶瓷制品、土布纺织品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许多游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买到了不少心仪的旅游商品。

凤翔泥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素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凤翔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按照“振兴传统工艺,打造旅游精品”思路,高标准定位、规划、建设,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六营泥塑一条街、泥塑广场等,大力推行“泥塑+旅游”模式,使六营村成为凤翔民俗旅游的新亮点。六营村泥塑畅销美国、日本、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到六营村参观游览、购买泥塑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六营村也先后被评为首批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营村泥塑产业的发展是我省振兴传统工艺,将优势非遗项目打造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经过保护和传承发展,西秦刺绣、南郑藤编、绥德石雕等一批非遗项目正在成为当地知名的文化特色产业,不断释放发展活力,提升乡村软实力。

“非遗+产业” 蹚出致富新路子

早在2017年,我省就出台了《关于陕西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其中,包括对传统工艺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促进传统工艺保护可持续发展,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以政策保障为非遗传承发展创新保驾护航。

多年的实践证明,要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就必须走生产性保护的路子。陕西众多非遗项目创新发展,华丽转身,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日前,以羌绣为题材的非遗电影《云朵上的绣娘》在青木川古镇举行了开机仪式。该影片以真实人物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和绣娘郑娥为原型,生动展现宁强县羌族风土人情及羌绣这一非遗的魅力。

“仔细瞧这花瓣,它往哪个方向长,咱的针就要往哪个方向走,这样绣出来的花才活。”在镇里培训学员做羌绣,对如今的王小琴而言,已是生活常态。

宁强古称宁羌,氐羌文化遗存积淀深厚,建设有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宁强羌绣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是羌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出生在高寒山区禅家岩镇的王小琴,自小对刺绣技艺耳濡目染,立志要将羌绣发扬光大。为“抢救”羌绣技艺,她走村串寨,拜访了上百名羌绣艺人,掌握了多种濒临失传的针法。

在王小琴的带领和指导下,宁强非遗工坊绣娘们的刺绣技法日趋娴熟精湛,生产出的绣品绣工精巧、图案精美、色泽艳丽、雅俗共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宁强县在全县11个镇办设立了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和羌绣制品展厅,建立了10个羌绣传习所和6个加工车间,培训绣娘8000余人,实现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宁强羌绣不仅成为宁强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2020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扶贫办命名了“千阳太阳鸟工艺品非遗工坊”等5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推动陕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推动非遗融入生活的同时,我们将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彰显非遗的当代价值。”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