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朱勇
这次寻亲活动中,刘银彬烈士是最特殊的一位。
“我们的找寻对象是为解放宜昌建设宜昌而牺牲、至今未曾找到亲属的烈士,刘银彬烈士原本不在其中。”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宜昌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与四川甘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查找一位烈士信息时,无意中得知:在甘孜县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一位宜昌籍烈士。
烈士名叫刘银彬,宜昌市宜都县(现为宜都市)人,1956年在石门坎剿匪战斗中牺牲。得知消息,宜昌市当即查询烈士英名录,却发现并无“刘银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史实记录如此翔实,说明宜昌确有‘刘银彬’烈士。”当信息反馈到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时,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邓作铭表示,绝不放弃一丝希望。
再次比对后,工作人员发现一位叫“刘云彬”的烈士,在四川剿匪时牺牲。除名字一字之差,部队番号、出生年月、籍贯、牺牲时间都与甘孜县提供的信息吻合。
两位烈士的信息高度相似,他们是同一个人吗?随后,在宜都县烈士英名录上,工作人员发现更为详实的记载,“刘云彬,男,1930年1月出生,1950年1月入伍,1956年4月23日在四川省石门坎战斗中光荣牺牲,1956年8月13日批准为烈士”。
工作人员赶赴烈士的家乡宜都市五眼泉镇龙口子村实地了解情况。时间久远,多数人对此没有记忆。工作人员又将寻找范围扩大至部分1956年以来迁移出的村民,终于找到了烈士的侄子刘启孝,他仍居住在龙口子村。
“这就是我二爹!”回忆往事,刘启孝眼含热泪,“二爹参军时没有成家,他牺牲那年,刚好我出生。爷爷为了纪念他,就给我取名‘刘启孝’,就是让我当二爹的孝子。”
刘启孝说,多年来,家人始终惦记着二爹,“1986年,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弥留之际还在念叨着要我们找到二爹的墓。真没想到,还能有找到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