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雅君
郑远训(右一)指导茶农冬管
“不苦不涩不为茶,苦尽甘来就是茶。”这是巴东县远训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郑远训对“茶”的理解,也是对自己经营数年茶产业的人生感叹。
1960年出生的郑远训,1978年至1982年在部队服役。退伍回乡后,头脑灵活的他,拉起了一支近百人的农建队四处承包工程修公路,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正值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而溪丘湾乡白湾、曾家岭一带红土居多,发展传统种植收益不大。1988年,郑远训认真分析了本地的土质、海拔和气候等因素,决定在家乡创建铧厂垭茶场。
郑远训开办茶厂初期
“我是共产党员,还是一名退伍军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带领乡亲们发展茶叶,增收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再艰难,我也要试试。”郑远训坚定地说。
做茶产业的初期,郑远训也走过不少弯路。“那个时候手艺没有到位,做出来的茶叶质量非常差,常常不过关,没办法入口,也卖不掉。”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失败中,郑远训逐渐在茶产业中不断提升。
数年间,郑远训顶着压力,通过精心钻研,辛勤耕耘结硕果。郑远训先后创立了万仙碧峰、巴东玉露茶、万仙毛峰茶、铧厂垭绿茶等远近闻名的茶叶品牌。其创立的万仙碧峰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银奖。郑远训也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湖北省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先进个人”,2017年公司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帮扶榜样”。一时间,“茶王”的名号声名远播。
面对荣誉,郑远训说:“是社会各界的支持,赋予我向上的力量。”
然而,自己富不算真的富,当看到当地大多数老百姓种茶苦、卖茶难的状况后,郑远训又做了一次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
溪丘湾乡白湾村8组村民武明楚便是种植茶叶的受益村民之一。武明楚曾在村里做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从合作社开始建设起,他就在此务工,做着栽茶树、除草、施肥、茶叶采摘等工作,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闲时在家种菜种粮,日子过得也挺舒坦。
“从他开茶叶公司开始我们就跟着他搞,十几年了,不论天晴下雨,随到随收,价格都是按茶叶质量收。”武明楚每每提起郑远训,都带着感激之情。
郑远训与周边白湾、天池岭、徐家湾等村800余户茶农签订了茶叶鲜叶包销合同,为他们统一提供技术和肥料,采摘后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茶叶基地2000多亩,年产值突破1800万元。
给村民们分红
疫情期间,考虑到茶农茶叶销售难,郑远训积极联系各采购渠道,入驻扶贫832平台,并上门逐一收购,确保茶农们茶叶有销路、价格不回落。
如今,61岁的他仍然战斗在发展茶业一线。他所经营的茶产业能带动当地千人次就业,让800多人走向脱贫致富路,让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变为现实。
他,曾是一名军人,部队的历练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回到家乡,用实干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履历,用真情坚守着一名退伍军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