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一起来看,江汉区2022年有哪些发展亮点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20:24 来源: 大武汉客户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5日讯 12月15日,武汉市江汉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江汉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叶文静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2022年江汉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长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报告发现,2022年江汉区的发展还有这些亮点——

承接武汉数字人民币试点、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

打造中部“一街一城”金融新高地。以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为抓手,主动承接武汉数字人民币试点和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落地湖北新旧动能转换ETF基金,探索引入黄金等要素交易市场;新增金融机构5—6家,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

建设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立足“百年商道”亮点区片,建设前沿时尚慢生活消费街区;推动越秀国际金融汇、南国中心二期开业运营,武汉工艺大楼、民众乐园改造升级,联动推进武广、江汉路步行街国际一流消费目的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首店和连锁品牌50家以上;策划开展文旅、商贸、会展、节庆活动30场;打造花园道、太和里、江宸天街、华发中城商都等一批网红消费打卡地。

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支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通信信息区域总部做大做强,促进“5G+”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功能性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中国电子数字经济发展总部区、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武汉数字产权评估和交易中心;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在线经济等新业态。

巩固楼宇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第一拉动力”地位。“一楼一策”推进低效楼宇升级,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楼宇改造;引导楼宇差异化发展,集聚培育一批多功能、复合型、高能级的区域总部;加快推进首地航站楼、太平洋金融广场等项目投用。

引进、服务“高精尖缺”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优化全域创新生态。构建以“江汉创谷”为核心、以创新楼宇为重要载体、以“双创”平台为重要支撑的创新发展格局;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孵化载体2家,打造创新街区、创新楼宇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大力培养引进、服务保障产业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增“一事联办”事项10个,推动高频事项实现“一窗通办”“跨市通办”;新增市场主体2.5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00家以上。

打通汉口火车站南北广场互联通道

构建低碳高效生产空间。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智能化,导入全区智慧管理系统,建设一批外观美、功能强、系统优的5A甲级写字楼;编制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规划,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构建舒适便捷生活空间。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2号线等市级城建项目建设,新建微循环道路11条,打通断头路3条,建设一批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及慢行车道,完成汉口火车站南北广场互联通道改造;启动武汉市第一中学、西北湖等停车场项目,确保雪松路、常青五路、区块链融合产业园区等停车场投用。

构建碧水蓝天生态空间。对菱角湖开展水生态修复,优化全区湖泊生物结构,探索生态养护新模式,确保水体水质达标率100%;实施“推窗见绿,移步入园”工程,推进绿色进小区、上屋顶;提升道路绿化景观5公里,新改建绿地2公顷,建设口袋公园4个,打造小微湿地3处;启动后襄河文化体育公园,菱角湖活力公园街区改造。

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搭建“智慧江汉”统一政务云、政务网,建成智慧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办公平台;加快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高度集成公共资源,推进江汉关、江汉里2个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完成8个新成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江汉艺术中心,西北湖畔打造“江汉会客厅”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武汉图书馆新馆建设;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全覆盖;在公园、公共绿地建设智能健身设施;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00场次。

发展培育文化产业。推进江汉动漫影视产业园建设,形成集娱乐消费、研学培训、网络视听于一体的5G数字内容众包平台;完善红T、圈外等园区文化产业发展生态,支持演艺、文博、会展等传统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建成武汉中心书城,推动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建设江汉艺术中心,让西北湖片区成为精致秀美、时尚活力的“江汉会客厅”。

涵养江汉文化品位。保护利用长江书店旧址、《新华日报》社大陆里旧址等重要革命文物;让江汉关、水塔等一批历史文化建筑焕发新生;启动特色里分修缮,谋划具有老汉口特色、城市文化记忆的文商旅深度融合街区;加大对汉剧、汉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

加快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创建儿童友好城区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1.7万人,新增留汉大学生不少于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学子留汉”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0场;加强对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加快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推进武汉市第一中学领航学校建设,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市六十八中学特色学校建设。

着力建设健康江汉。建成区、街两级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仓库;加快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北区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常青中心(东区)建成投用,做优新华中心狂犬病处置特色门诊;建成“1+5”区域急救分中心,在重点楼宇、公共场所新增AED急救设施60台。

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推进48个老旧小区改造,探索“投改运管”一体化改造模式;加快推动302个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建设筹集一批安居保障房和公共租赁房。

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开展“金融惠民”,购买公共安全综合保险、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综合保险、金融人才保障保险和残疾人人身意外保险,为辖区居民和重点人群提供保障;拓展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覆盖面,建成街道养老综合体2个;创建儿童友好城区,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兴办托育机构,新增托位数900个。

(长江日报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潘宇翔)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