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张城 通讯员 谢震宇)当前,湖北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工程建设、航天航空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计量也随之进入“深水区”、“无人区”。“测不准就造不出”,作为现代工业的“眼睛” 和“神经”,提升产业计量供给质量水平、构建湖北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已成为湖北计量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一招。
为服务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2021年底以来,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计量院)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在汉央企,启动工程建设领域“把脉定向牵引产业计量发展”系列交流调研活动,重点了解和解决企业存在的计量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结合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发挥计量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构建先进测量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系列交流调研活动首站走进中交二航局阳逻实验基地。通讯员供图
紧跟需求 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和服务质量
作为工程施工领域的常用设备,地质雷达具有快速便捷、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从国外采购了一批设备用于日常施工物探,却在周期检定上碰到了难题。“设备一年一检,我们每年都要送到北京去,路远价高周期长,能在湖北解决就好了。”在中交二航局阳逻实验基地,双方刚一落座,公司总工刘长军就开门见山说到。
“我们有信心突破!”针对这一诉求,省计量院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检验能力,实现了进口地质雷达检验的本地化服务。
在另一家央企,长江设计集团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建清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我们有些设备主要在外地使用,寄回来费时费力,检定又得一段时间。能否缩短时间,尽量在当日或隔日完成,不耽误工期。”
省计量院专家团队当即表示,将迅速向院党委反馈企业需求,尽快优化内部流程,提供及时服务。几天后,一条“绿色通道”随之开启。特殊设备只需提前预约,就可直接送检,按约定时间完成,不收取额外费用。
参观中铁大桥局武汉桥科院国家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实验室。通讯员供图
服务创新 想方设法解决客户痛难点问题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自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属于创新型设备,目前尚无检验标准,无法进行计量检定。“虽然设备研制出来了,但用起来心里没有底”。
面对企业“痛点”,省计量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翔承诺:“没有标准,我们就研究制订标准。只要企业需要,双方可以进行联合攻关。”
随后,省计量院专家团队立即开展现场调研,根据设备运行原理,提出了初步检定方案,并承诺后期继续保持沟通。
“技术装备水平高,高端进口及自研设备多,导致尚无匹配的计量检验标准规范和技术能力;常用设备批量检验周期长,耽误工期……” 随着走访不断深入,企业一个个痛、难点问题“浮出水面”。针对共性问题,省计量院迅速行动,组织跨专业多领域专家集中研讨、攻坚克难;对于不同客户需求,实施“一企一策”,拿出精准对接方案,全力解决部分特殊设备“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全”难题。
省计量院专家组赶赴中交二公院试验检测中心开展交流研讨。通讯员供图
协同作战 支持企业构建先进测量体系
从开展计量检定服务到构建先进测量体系,省计量院正从“单兵作战”向产检研测“协同作战”转变。
赴企调研过程中,省计量院发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也碰到了复合型自研设备“检不了”的问题。解决了目标问题后,省计量院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协调多个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协商,联合制定计量检测标准规范,攻关关键环节测量技术,支持企业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当前,省计量院已开展“把脉定向牵引产业计量发展”系列企业交流座谈活动7次,活动正在进入“深水区、关键区”。集中收集企业反馈问题34个,为企业检定设备400余台套,制定计量检测难题解决方案8个,仅节省计量检定费用即达50余万元,技术支持产生的联动效益预计每年可达近亿元。这些数据,将在2022年不断更新,成为省计量院构建现代先进产业计量体系和测量体系的坚实支撑。
“此次系列活动是我院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计量能力和服务品质提升成效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省计量院党委书记、院长汤雄强调,2022年,该院将以常态化、深层次开展系列活动为牵引,结合企业需求,做好产业计量规程规范编制工作,实施产业计量能力专项提升行动,为企业提供清单式、管家式产业计量服务;组织开展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提供咨询培训和期间核查服务,推动计量技术体系标准化建设,为省内相关行业领域发展提供系统性的计量保证和技术支撑,为湖北践行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现中部崛起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