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5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章晟)“叔叔,我终于见到你了。”5月5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在汉举行第六届“红十字故事汇”活动,远在厦门的萱萱一家通过视频连线,终于见到了“弃职捐髓”的救命恩人郑松。
萱萱和郑松隔空对话。通讯员章晟 摄
郑松是红安人,于201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6年来一直没有更换手机号,怕错过救人的机会。2018年4月,郑松心心念念的事情有了进展:他和一名2岁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捐献16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治愈患者(本报曾作报道)。
不为人知的是,当时郑松需要到外省从事一项重大工程安装的监理工作,和患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间冲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郑松最终选择“弃职捐髓”,放弃了这份原本收入颇丰的工作。他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患儿的生命只有一次。
当年,得知对方是一个年仅2岁的小姑娘,郑松曾表示:如果可以,希望有机会去看看孩子。然而,由于捐受双方信息“双盲”的规定,这一愿望迟迟没能实现。
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解释,这次之所以破例,是因为双方想见面的意愿非常强烈,而且萱萱的恢复状况很好。
萱萱送给郑松叔叔的手工相框。通讯员章晟 摄
活动视频连线之前,萱萱一家特地手工制作了一个鲜花标本相框,让女儿送给郑松叔叔。萱萱妈妈说:“正是郑松的捐献让萱萱重获新生,也让我们的家庭重新有了笑声!”
见面会上,当视频画面出现萱萱一家人影像的时候,郑松眼眶湿润了。萱萱在视频里面大声地对郑松说:“叔叔,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长大了我要当医生,当医生可以救人,更要像你一样去帮助别人。”
萱萱已健康长大。通讯员章晟 摄
看到萱萱恢复得很好,郑松表示发自内心为她高兴,希望萱萱能够早日回到校园和同学们团聚。同时,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