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把文化精品传承下去”——《编钟乐舞》复排演出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4日21:22 来源: 湖北日报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编钟敲响,八音齐鸣,歌舞缤纷。舞台上,楚宫夜宴、列国征战、采桑狩猎、迎神祭祀等场景一一再现,带领观众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盛楚时代,感受古楚文化的瑰丽风情。

5月22日晚,一场美轮美奂的演出在武汉珞珈山剧院上演。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演的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经过最新复排后再度盛装亮相,赢来观众一片叫好。

复排后的《编钟乐舞》保留了原版的精髓及灵魂,舞台布景更加简约精美,灯光和舞蹈编排也进行了升级更新,呈现给观众更加震撼的舞台效果。

“太不容易了,我们付出再多的汗水也值了。”当晚试演成功,让省歌剧舞剧院全体演职人员欣慰开心不已。一个半月的紧张排练中,他们满含敬畏之心,克服诸多困难,日复一日精雕细琢,挥洒汗水忘我训练,终于让这台被誉为湖北文化名片的经典剧目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重现。

“《编钟乐舞》和《洪湖赤卫队》一样,都是我们的镇院之宝。”说到《编钟乐舞》,该院员工几乎都可以娓娓道来——这是一台底蕴深厚、承载着几代艺术家和演员心血和情感的经典之作。

“这台节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著名歌唱家、原湖北省歌舞团团长蒋桂英,专门赶来观看了复排演出后兴奋不已,忆及39年前创排《编钟乐舞》的情景,这位87岁的老人如数家珍。

1983年,省歌剧舞剧院决定把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国宝编钟搬上舞台,拿着省文化厅拨给的5万元经费,他们冒险立下“军令状”干了起来。当年条件有限,大家齐心协力,铸好的编钟他们自己调音,很多乐器靠自制,其中编磬是刘民则等演员一块块用磨刀石打磨出来的,人手都磨出了血泡。作曲方面,则是多位作曲家合力采风创作,不厌其烦多次修改。

1983年,集楚声、楚韵、楚风歌舞综合艺术之大成的《编钟乐舞》在汉首演成功并进京献演,从此一炮走红。直至1998年,《编钟乐舞》总计演出1000多场,出访近百个国家,创造了歌舞剧的奇迹。1998年后,由于种种原因,《编钟乐舞》没有再整台演出过,2015年才进行了一次再版复排,但此后演出不多。今年,省歌剧舞剧院迎来建院70周年,为传承艺术精品,院里决定集中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再次复排《编钟乐舞》。

“复排一个半月,时间紧,任务重,经费有限,全体演职人员发扬前辈的吃苦精神和执著精神,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省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黄峻介绍,一个多月里,全院三个团近百位演员和舞美人员每天泡在训练场,忘我工作,一些演员带病仍坚持排练直至正式演出,舞蹈演员每天练得浑身衣裤湿透是常态。

复排总导演、省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汪斌透露,为节约经费,剧组自力更生完成了所有的舞美制作,“舞台幕布上的楚文化的纹样、宫廷背景,都是工作人员趴在地上一点点描绘出来,上面所有的亮片也是我们自己一个个缝上去的。”

“《编钟乐舞》是优秀的文化名片,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传承好。”省歌剧舞剧院相关负责人说,试演成功为这一经典剧目开启新的巡演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也有多个单位联系预订了演出,下一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充分开展该剧的对外交流及巡演,展现湖北文化精品的不朽魅力。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