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浴火重生 拥抱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8日09:36 来源: 湖北日报

入夜,两江四岸灯火璀璨,流光溢彩。近处的江汉关,远处的黄鹤楼,鳞次栉比的高楼连同雄伟的长江大桥,都成了灯光秀的幕墙;绵延上百公里的滨江绿道,游人如织。

这里是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坐拥大江大湖,享誉九省通衢;市井小巷,烟火繁华,激荡英雄气概,拥抱美好未来。

2020年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飞赴湖北武汉,在医疗救治一线、在社区百姓身边、在决战决胜之地,发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总攻令。

牢记嘱托,武汉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勇担使命、砥砺奋进,书写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奋斗答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培育新动能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十强

3960亿元。这是今年一季度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城市十强,占全省比重达36.65%,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在全省的首位度进一步提升。

9151家。这是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总数5年翻了近两番,超过东莞、南京,位列副省级城市第4位、全国主要城市第8位。

167万户。这是截至4月底武汉市场主体的总量,今年一季度,武汉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300余户,比2019年增长近1倍。

一切来之不易。两年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经济坠入寒冬,2020年一季度经济总量“断崖式”下降40.5%。

“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在中央和国家部委一揽子政策的支持下,武汉全力打响经济保卫战。2021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重回全国城市前十,位列第九。

疫后重振,武汉加快培育新动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中国车谷“换道超车”,短短一年内,先后落户岚图汽车、小鹏汽车、东风本田新能源和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等四个新能源整车厂,以及中创新航、羿动电池银行等百亿零部件配套项目,成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双智”协同发展试点。

光谷锚定“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一大批原创重大技术成果竞相涌现。2021年,光谷GDP突破2400亿元,同比增长16.8%。

在临空经济区副城,中金武汉数谷大数据中心园区内,3栋5层楼高的机房一字排开,数千个数据存储机柜24小时不间断运转。抢抓数字经济机遇,这里已成为以云计算、超级计算、大数据为核心业态的产业集聚高地,全国前50强网安企业全部入驻。

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68个,总投资约1万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2%。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智能工厂56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注册量突破60亿个。新增上市公司10家、金融机构6家,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

看好武汉经济韧性,人才加速回流。日前发布的《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1364.89万人,比2020年增加120.12万人,增长9.7%,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第8个人口“超大城市”。

答好“必答题” 办好人民群众大大小小的事

这几天,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她忙得连轴转。陶久娣说,“‘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总书记回信中的这句叮嘱,我始终记在心里。”

东湖新城社区是一个住有3000多户1.2万人的还建小区。两年前,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东湖新城社区,给大家加油点赞,要求武汉“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牢记嘱托,武汉加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方式重塑、体系重构、能力提升,答好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时代考题”。

党员干部沉下去,治理效能强起来。在东湖新城社区,社区下沉单位、报到党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队伍等8支力量共500余人,组成新时代服务居民群众的“八路军”。在社区大党委带领下,先后为社区新建了200多个停车位,更新了智慧门禁、监控摄像头,还增加了8台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站。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武汉下足绣花功夫,以数字赋能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弱项。一码游武汉、老年证“掌上办”、在线预约挂号、城管智能处置、AI渍水快处、链税通……以“城市大脑”为支撑,武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拓展至20多个,可网办事项率超90%。市民欣喜发现:更多服务实现“指尖办”,尽享“云端便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三个示范区之一,武汉统筹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三篇文章”,103个码头优化调整,47公里岸线清理腾退,6条通江支流全面禁渔……今年3月,消失数十年的“水中大熊猫”江豚,“组团”重现武汉市中心江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后补短板、强弱项,武汉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到2021年,4家“平战结合”三甲医院拔地而起,5个区疾控中心完成新改扩建,中心城区“急救半径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的急救圈基本形成。

啃下“硬骨头” 迈向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在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陶光明教授正带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在智能织物等前沿领域攻坚。

眼下,该中心产出的智能感知床单、可穿戴情感机器人等多个成果已基本成型,有望在武汉落地。

如今,包括光谷实验室在内的7个湖北实验室,正加速在汉发展,努力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科技重镇、创新之城武汉汇聚了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超过130万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3个。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中,武汉市国家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均排第一。近年来,武汉勇担科技自立自强责任使命,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把“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第一个用水稻生产的一类创新药、我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国内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我国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国内首款1.6Tb/s硅光互连芯片……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武汉诞生。

光通信国家队——烽火,数度刷新光传输技术,从底层芯片到上层软件,始终坚持一体化自主研发。重型机床领域的国家队——武重,把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套设备装上了火箭,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

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七大功能板块、三条千亿产业大道、两大万亿产业集群……一条由中国光谷出发,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沿长江经济带延展的科技创新大走廊正在加速建设,未来这里必将成为担负各项战略使命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赋能发展。2021年,武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以上,新增瞪羚企业75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6%左右。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武汉位列世界城市集群第25位、中国城市第6位。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