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护士处方权有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就诊时间等诸多益处,授予护士处方权终将成为一种大趋势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总是走在前列的深圳医改,最近又有了新动作。
6月23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条例》),这个被称为2.0版本的《条例》,对医疗机构登记和分类管理、医患双方权益保护、专科护士制度、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与能力评价、医疗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很多内容属于全国首创。
其中,《条例》第六十四条中规定:取得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可以在护理专科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等,以及开具外用类药品。
此举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年来,有关护士是否应该有处方权的讨论从未停止,深圳此次首开先河,对我国的医疗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性的前提下,这种做法使得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效率更高,医疗成本更低。
“这是一个好事,在有些地方先推,如果效果好的话,可以在全国逐步推开。”吴明说。
专科护士才有处方权
事实上,在专科护士达到一定发展规模之时,赋予护士处方权,是多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熟做法。
目前已经有英国、美国、芬兰、澳大利亚等不下22个国家和地区都开放了护士处方权,并有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规范护士处方。
在英国,从2003年起,护士已拥有180种药物的处方权;瑞典的护士1988年就有了处方权,直到1994年在全国推广,只要是正式毕业合格地区的护士都有护士处方权。
此次深圳新发布的《条例》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专科护士制度,鼓励护士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参加专科护士专业培训,取得专科护士证书。
深圳也有相对成熟的一些例子。深圳卫健委的信息公开里提及,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田素萍,考取了“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开设了深圳首个造口伤口护理专科门诊。
据了解,护士报考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含专科)毕业证书,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有临床多个科室2年以上的轮转经历等。
这也意味着,现阶段在我国想成为拥有处方权的护士门槛很高,这也是为了长足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
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乳腺肿瘤科的护士长刘清(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专科护士与普通护士不同,一方面需要对其专业的护理专科领域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被认定为专科护士。”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出现了专科护士的护理门诊,可以由专科护士从护理的角度给患者提建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时候,医生也会就护理的问题咨询专科护士。”刘清介绍,目前国内专科护士门诊多集中在造口门诊、PICC导管门诊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
资料显示,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决定增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全国人大代表胡春莲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大多数医院已开设专科护理门诊,由专科护士提供专科护理诊疗服务。但因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护士不能开具能力范围内的处方。
她表示,这对专科护士的工作效率、职业认同,以及为病人提供服务的便利等方面均造成一定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护士处方权的试点工作
其实,关于护士处方权的“松绑”,深圳地区并非首例。
2017年,安徽省医改办在《盘活优质护理资源,做实城市医联体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明确提出:探索给予执业护士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伤口换药等特定范围内的“处方权”,在医师的指导下开具处方。
不过,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安徽提及的处方权更多的是试验性质,限制很多,而且并没有在官方层面进行改动。
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后,一位参与试点的高年资护士介绍,安徽省给予护士的处方权只是运动饮食康复处方,“这在医院原本就在护士职业权限之内。很多常规用药,处方权并没有真正对护士开放”。
业内认为,安徽此举没有落地,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尚无关于护士处方权的明确法律支撑,且未在处方护士资质、培训、认证、考核、法律责任以及护理处方权内容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定,以至于造成了权责不明的局面。
直到2021年,国家卫健委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适当授予护士处方权的提案》的回复依旧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未对护士处方权作出规定”。
“2017年,安徽省医改办推出的是试行方案,和深圳此次条例的修订相比,法律效力是较低的,这是影响安徽推进护士处方权工作的原因之一。”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郑雪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这些问题同样摆在深圳面前,如果不解决便很难有突破。
郑雪倩认为,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人大赋予了它在本地区内具有独立立法权,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由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在本地区具有法律地位。在立法上首次对护士处方权作出规定,可以说是有突破性意义。
风险与机遇
在深圳的《条例》发布后,记者发现,在丁香园论坛上,有部分医生群体对于护士拥有处方权这件事抱有抵触心理。北京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医生对《法治周末》表示,抵触源于对“既得利益”冲击的不满。
他介绍,传统医疗体制下,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医嘱,一旦护士拥有了开具处方的权利时,临床医生现有的职业优势将会受到冲击。
国外调查研究的数据也显示:84%至94%的全科医生认为护士执业者不应该拥有诊断成像和开药的权利。
“当护士拥有处方权后,相应收入水平会有所提高。蛋糕就这么大,身为传统处方利益相关者的医生收入就会受到影响。”上述医生表示。
同时,法律问题更需要重点提及。据了解,目前全球各国的护士处方权的立法实践均由各地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界定实施程序,且几乎都经历了不同年限的争议后得以正式实施。
不过,尽管风险重重,但是改革的意义,更多的是带来机遇。
刘清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为化疗患者置入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也是她做得最多的事儿。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置入PICC患者需要在拔管前做一个超声检查,看看有没有血栓,以前只有找大夫才能去开这个检查,这次深圳的《条例》出台后,当地静疗专科的护士就能为患者开具检查。
吴明也认为,因为我国的护士成本低于医生成本,所以很多事情让医生做的话成本会很高,所以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性的前提下,让护士具有一定处方权会让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效率更高,医疗成本更低。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增加导致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初级保健医生相对短缺和医疗服务成本上升等矛盾愈加突出。
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证明,授予护士处方权有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就诊时间等诸多益处,授予护士处方权终将成为一种大趋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