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十堰市郧阳区气象局在郧阳区南化塘-大柳一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当天下午,一场向天“借”水的抗旱行动在郧阳区谭家湾-大柳-南化塘、白桑关-谭山-梅铺、杨溪铺-安阳-青山、柳陂-五峰等区域相继展开,郧阳区干旱大地再次迎来甘霖。 (视界网 杜立根 夏金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王涛 江军
“下雨了,下大雨了!滔河水库涨水了!”8月23日一大早,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居民很是高兴,因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
这场雨来得并不容易。据了解,5月至今,郧阳国家站雨量仅为195.0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高温天气持续,雨水迟迟不来,郧阳区大部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造成全区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旱面积达22.635万亩,农作物受灾面积20.142万亩、成灾面积9.585万亩、绝收面积2.535万亩。
面对严峻的旱情,郧阳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购买火箭作业车1辆、新型火箭发射器2部,火箭弹200余发、高炮炮弹600余发。组织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通力协作,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追云逐雨”,向“天”借水。
8月22日中午,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在南化塘镇、大柳乡、白桑关镇等地作业点蹲守,择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增雨过程很短,等待气象条件成熟的过程却很漫长。直至22日17时许,区气象局才监测到积雨云生成,两辆火箭弹作业车收到指令后立即分头行动,追着云朵奔驰,选定点位后下车筹备发射。
“5,4,3,2,1,发射!”18时10分,第一批次增雨火箭弹冲上云霄,燃起一团烟雾。20时40分左右,12枚火箭弹、40发高炮炮弹全部发射完毕。
当晚,人们迎来了久违的甘霖。南化塘镇、大柳乡、白桑关镇等作业区域普遍降雨,局部大雨,一直持续到23日凌晨4时左右。其中南化塘、白浪、刘洞等乡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人工增雨就是把装有催化剂的火箭弹或炮弹发射到云中,增加云的凝结核含量,让水汽和冰晶附在凝结核上,让水汽凝结成水滴,提高降雨效率。”区气象局气象台台长杜立根表示,人工增雨作业充满不确定性,要实时掌握天气动态,有时要等到凌晨才能进行增雨作业,有时蹲守一整天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只能无功而返,“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们从不敢怠慢,只要有降雨,一切都值了!”
截至目前,郧阳区进行了7次人工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100余枚、炮弹500余发,累计作业影响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作业区旱情得到一定缓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