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镜里漫游月宫,邂逅嫦娥与玉兔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16:06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杨颖 裴少菲 范江欧美 钱孟龙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圆月留给了古人无限的遐想与情思。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古人喜欢以铜镜比作明月,赏月与赏镜成为古人寄托情感的雅事。中秋前夕,武汉博物馆“行走的课堂”微课,通过“镜”中世界,邀观众一起云游月宫,与月共吟。

古代有中秋互赠铜镜的习俗

故宫博物院藏的唐代月宫镜

据武汉博物馆“行走的课堂”微课介绍,中秋赏月是大众熟知且喜爱的传统习俗,而秋夜赏镜,知之者不多。中秋和铜镜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明月与铜镜的渊源始于盛唐。相传中秋节的前身是“千秋节”,也是唐玄宗的生日。这一天,群臣百官会向玄宗进献精美的铜镜以示庆贺,而玄宗也会将定制款的“千秋镜”颁发给官员,从此便有了中秋互赠铜镜的习俗。

古人依照“嫦娥奔月”神话制作“月宫镜”

据介绍,“嫦娥奔月”是古人“飞天梦”的浪漫诠释,“欲上青天揽明月”反映了古代先民超现实的理想信念,对浩瀚星空、无限宇宙的心驰神往,也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探索未知的精神追求。在众多中秋题材的铜镜中,“月宫镜”具有深厚的人文意味,凝结了传统审美趣味与工匠智慧,是后代追慕的收藏珍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代“大吉”月宫镜

如,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代“大吉”月宫镜,镜面纹饰呈现出一幅意境悠远的月宫图——嫦娥身姿飘逸,舞态蹁跹,背后帔带飘举,她一手托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一潭池水边玉兔正持杵捣药,旁边有跳跃的蟾蜍相伴。

武汉博物馆所藏明代“月宫镜”

武汉博物馆所藏明代“月宫镜”,镜面左侧桂树拔地而起,高耸参天,枝繁叶茂;镜中心有一兔竖耳站立,两爪握杵捣药,双耳药罐自成镜钮;玉兔身后祥云舒卷,瑞气升腾。

据《乐府诗集》载:“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服此药可得神仙。”古人相信,月亮里住着一只兔子,因浑身洁白如玉被称作“玉兔”,它每天拿着玉杵捣练长生不老药,每逢中秋,便可在圆月中看到它的身影。西汉后期,玉兔化身辛勤的捣药者,为世人羽化登仙留下点点念想,映射了人们对永生的向往。

(文物图片由武汉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