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全球肺癌关注月”:专家呼吁提高我国肺癌创新药可及性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7日17:40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每年11月为“全球肺癌关注月”。作为我国的“癌老大”,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于所有癌症的首位。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表示,随着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从中获益,但仍有罕见突变的患者,因缺乏新的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存在预后差且易复发转移的治疗困境。

在我国恶性肿瘤排行榜上,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于首位,被称为“癌王之王”。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我国肺癌人数高达78.7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发肺癌人数将超过100万。

“多年来,肺癌也是湖北的‘癌老大’,位列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最新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首位疾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介绍,以该院为例,肺癌在胸部肿瘤患者中占比最大,且医院每年新诊断的肺癌患者约5000至10000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与疾病重视程度以及检查手段普及有很大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董晓荣教授带领团队讨论病情

在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0-85%,其中1/3为局部中晚期。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靶点被发现,使得靶向治疗开启了肺癌精准治疗新纪元,患者五年生存率也有大大提升。

相比EGFR和ALK等常见靶点,肺癌患者中仍有许多突变率较低的罕见靶点,如MET14号外显子跳突、Her2、RET等,需被关注。

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罕见靶点的肺癌患者约占整体肺癌患者中的20%左右。董晓荣教授说,这些罕见靶点看似占比很小,但由于肺癌人群基数大,这些靶点总体人群数量也就非常庞大,因此这些患者急需更多创新有效的药物。

“MET靶点是典型的罕见靶点之一,以MET14号外显子跳突为例,它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总发生率为1-3%,但它进展非常快,化疗、化疗加免疫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这成了治疗的‘硬骨头’。”董晓荣教授坦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专家团队瞄准肺癌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研究,探索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和诊疗模式,帮助部分肺癌患者大大延长5年生存率。

以MET靶点为例,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新药,填补了国内MET抑制剂的空白,也有希望作为首个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肺癌靶向药物。

目前,武汉已有患者受益。记者了解到,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一位肺肉瘤样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来医院时症状已经很重,需卧床吸氧。专家团队通过二代测序,发现了罕见靶点——MET14号外显子跳突,正好当时MET抑制剂上市,口服后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和高血压一样,肺癌已逐步进入‘慢病化’时代。”董晓荣教授说,从临床来看,医生通过一系列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后,肺癌患者超过5年生存期的越来越多,有的超过10年、15年,甚至有治愈的可能。可以说,大部分肺癌可以当作慢病来控制。

如何远离肺癌?董晓荣教授提醒,市民应注意体检筛查,低剂量高分辨率薄层CT是早期发现的有效方法。45岁以前建议每年体检一次,45岁以后建议每半年体检一次。另外,90%以上的肺癌患者有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史,他建议40岁以上的市民,尤其有吸烟史、有家族史、有石棉及砷或辐射职业接触史、生活环境空气污染严重、长期在密闭环境工作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进行早期筛查。

【责任编辑: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