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 何育坚 任鹏)这里有一群人,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这里是病情最凶险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不眠夜,都有一颗心在坚守,正是这份坚守带来了无尽生的希望……这里就是黄石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讯员 供图
与死神博弈的“孤勇者”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里最辛苦的科室之一,不仅工作强度高,而且精神压力大——这里的患者病情危重,他们的生死攸关,只隔着一个ICU。
“ICU医生是没有休息日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待命。”余丽霞主任已经在临床一线工作了近二十年,已经数不清自己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多少条生命。即便如此,经验丰富的她依然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
今年38岁的余丽霞,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诊疗服务,拥有丰富的综合重症救治技术,是黄石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农药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ICU患者的病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哪怕再危急,也需要抽丝剥茧的分析判断,病情如何发展,该用什么方案应对。”余丽霞主任告诉记者,重症医学科集中收治最危重的患者,对于各种跟死神赛跑的抢救,科室医护人员早已习以为常。
在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敏锐的观察力、处变不惊的定力,更需要爱心、耐心以及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给危重症患者和家属筑起“生命安全岛”。
11月23日晚,72岁王爹爹出现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肾功能衰竭,突发心跳骤停,余丽霞立即组织团队抢救,予以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间断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约3分钟后,王爹爹恢复了自主心率,在场的医生护士稍稍松了一口气。
很快,老人再次出现心跳骤停,再次进行抢救,心脏复跳,但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酸中毒难以纠正,“我们穿起白大褂,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与死神抢人。”王爹爹的高钾血症很快纠正、酸中毒一点点地纠正了、升压药物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和压力逐渐下调,经过了五天六夜的不懈努力,11月29日王爹爹奇迹般地苏醒,生命体征慢慢平稳了。
ICU收治的病患涉及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不仅需要扎实、广阔的病理、药理、临床等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包括体外膜肺氧合、血液净化、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等先进抢救技术及设备。ICU医生每天面对急危重症,只有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拥有足够的同理心、爱心和耐心,才能无所畏惧的与死神对抗,提高抢救成功率。
黄石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以来,已经收治全院各科室及周边的危重症患者逾万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达到80%以上,同时成为推动医院综合发展的强力引擎。
余丽霞工作室被评为黄石市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通讯员 供图
生命战场上的“提灯者”
如果说疾病是人生的暗夜,医生就是暗夜里的提灯人。在生命战场上,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为患者点亮“心灯”,留下一个个动人故事,闪耀着平凡而伟大的光芒。
2016年7月17日凌晨,医院120从江滩公园接回一名血压低、心律快,深度昏迷的不明身份老人,已处于濒死状态。
面对无法提供任何信息的昏迷危重病人,重症医学科医生们凭借扎实的临床经验,细致的查体,通过口腔中散发的似有似无的大蒜气味,推断可能是农药中毒,经过胆碱酯酶活力的检测后,确诊为重度农药中毒。随之展开一场连续10天的生死大营救,洗胃、灌肠、补液等急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重症医学科成立特别护理小组,每天为他洗漱擦身、翻身拍背,以及换药、喂药等,进行24小时的监护。生命不息,抢救不止。经过10天的全力抢救,这名处于濒死状态的病人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了,脱离了呼吸机,步行康复出院。
2022年10月,一名患者急性阑尾炎伴穿孔、严重腹腔感染并伴有脓毒性休克,虽然第一时间进行了手术切除和腹腔冲洗,但严重的腹腔感染合并腹腔高压,死亡率高达65%。
余丽霞主任制定了详密细致的诊疗方案,给予强力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呼吸支持等治疗、扩肛减轻肠道压力、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治疗,根据手术伤口的情况及时调整换药方式,在医患双方紧密配合下,与死神搏斗40天,王先生终于度过了生死难关。
“为了患者,再困难都要全力以赴,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会尽100%的努力。”余丽霞主任认为,这是“提灯者”应有的担当。
因病情危重,住在ICU的患者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照顾,患者的一切均由医护人员负责。护士们不仅要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负责喂饭、安抚情绪等生活护理,事无巨细。各项生命体征监控、检查、服药、打针,这些项目繁杂琐碎,但每一项都对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
“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节日、没有假日,有的只是患者生命的呼唤和白衣战士的使命。我们用智慧和爱心,守护他们。”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晓燕如是说。由于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们必须24小时陪护,时刻守护在他们的身旁,每两小时翻身,不定时的排痰,每时每刻的监护,无微不至的关怀。
如果有人问,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什么时候最高兴,那就是患者的病情一天天稳定,脏器功能一天天恢复的时候。习惯了刺鼻的排泄物,习惯了搬上搬下的剧烈运动,习惯了突如其来的抢救工作……这些“提灯者”时刻准备着,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希望,全力以赴,永不言弃。
余丽霞主任诊疗重症患者。通讯员 供图
医学道路上的“攀登者”
人们常说,生死之间,隔着ICU,而余丽霞团队则承担着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症医学科配备电动病床,带中心监护站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具有有创压力、连续心输出量、呼末CO2监测等先进的监测功能,还拥有进口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连续性血液净化仪、血液灌流机、床旁彩超机、除颤仪、十二通道心电图机、电子升降温仪和足够数量的输液泵、营养输注泵等治疗和监测设备。
学科实力和医疗技术是衡量科室医疗服务能力的主要标志。首席专家李学远、主任余丽霞在追求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上不遗余力,精准对接先进技术,先后开展气管插管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胸/腹腔穿刺引流术、床旁连续血液滤过治疗、DPMAS人工肝治疗、免疫吸附治疗、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床旁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床旁即时超声监测血流动力学、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等新技术,在危重病抢救、脏器功能支持、重症感染治疗、镇静镇痛技术、营养支持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成功的背后,是一串串在医学领域艰辛探索的脚印。在首席专家李学远、主任余丽霞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团队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养了一批批业务骨干。医护人员王异生、陈欢、方锋、陈雪、戴静、周晓燕、周家欢等多次在各级业务技能大赛中获奖。余丽霞说:“重症医学科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只有一支高水平的团队相互协作,才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护理团队进行查房。通讯员 供图
如今,在余丽霞及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重症医学科已经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黄石分基地,是武汉协和重症医学联盟理事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余丽霞工作室被评为黄石市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在医学的道路上,余丽霞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争做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攀登者”,不断将重症医学科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以国内先进水平造福于本地区及周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