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丰富历史遗迹资源的土耳其位于地震带,多个省份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古迹遗址抗震修复。当地时间2月6日,土叙边境发生强震后,有关部门加速了相关工作,截至目前,500多个古迹完成修复,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地下水宫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始建于公元6世纪的地下宫殿,结构以巨型柱子支撑为主,历经岁月沧桑极易遭到外力破坏。古迹保护专家如何增强其抗震性?修复又有哪些难点?今天(4月18日)正值国际古迹遗址日,一起来看土耳其地下水宫千年不倒的秘密!
总台记者 陈慧慧:地下水宫说是宫殿,但其实它是一个蓄水池,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这里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提供饮用水。
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蓄水池之一,总占地面积为9800平方米,可容纳10万吨水。整个宫殿由336根高达9米的圆柱支撑,气势恢宏。
总台记者 陈慧慧:我们发现几乎每一根柱子的同一个高度,都有一个明显的痕迹。因为地下水宫在被用做蓄水池的时候,它的水位大概就是这么高,两米多高。
起支撑作用的巨型圆柱、基座、拱门等结构都运用了当时发达的建筑技术,相互之间紧密连接,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但在1600多年漫长岁月中,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地下水宫曾多次遭受破坏,经历了数次维修。主体建筑的稳固性一度岌岌可危。
伊斯坦布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马希什•波拉特:如果支撑系统相互之间的连接失效,地下水宫的整个结构就会变得极为不稳定,随时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
2017年,为了增加地下水宫的稳固性和抗震性,伊斯坦布尔市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维修工程,运用现代科技加固这座古老的地下宫殿。
伊斯坦布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马希什•波拉特:你可以看到我们用钢结构系统,将所有的柱子和承重的上部结构,还有整个顶部系统,都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保护地下水宫免遭外力破坏。
但在运用现代科技加固的同时,还必须尽量减少对古迹的影响,使其保持原貌。
伊斯坦布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马希什•波拉特:最重要一点就是,所有的这些维修加固都要尽量小心,不能影响外观,更不能破坏古迹的历史质感。
地下水宫的维修工程历时5年,2022年夏天才重新对公众开放。数据显示,包括地下水宫在内,1999年至今,伊斯坦布尔共修复了545座古迹遗址以增强抗震性,这些历史建筑包括喷泉、博物馆、图书馆等等,目前仍有数十个遗址还在继续加固维修。
(总台记者 陈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