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茬山”作为地球“伤疤”,是矿山环境治理的硬骨头,也是生态环境的隐患。
十几年来,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师刘彦林和同事行走在太行山区,把试验场建在废弃矿山上。面对近乎垂直的陡坡、锋利的砾石、苛刻的野外实验条件,他们披星戴月、潜心科研,获得了诸多可行性科研数据和技术成果,形成一套完整的“白茬山”植被修复工艺,并编制了相关地方标准,对全省矿山修复工程作业起到指导作用。
记者:曲澜娟、苏凯洋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