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网上出现不少针对景区服务的差评。比如,有的景区观光车、摆渡车不仅在规划设置上不合理,收费也是套路满满,甩客、捆绑销售、重复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让游客堵心。
一些知名景区、名山大川往往地势险峻,修路、架桥、建索道,旅游开发投入巨大,通过合理的收费回收成本无可厚非,但不能通过设置不合理的观光车、摆渡车线路,为收费铺路。有的景区地势平坦,停车场却修到距离景区大门很远之外,售票处与核心景点距离过远,自驾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又无法进入,游客只好“被自愿”坐车,无形之中增加了旅行负担。
前有“门票经济”,如今又滋生出“车票经济”。有些景区营收结构单一,门票和景区交通收费占主导。景区摆渡车本是为方便游客游览,如果成为营利工具,背离了原本的服务性、功能性定位,则是主动将游客关在了景区之外。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应当体现公益性质,此类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也应遵守公益优先原则。摆渡车分段式收费、捆绑销售等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摆渡车的收费是否经过了必要的价格听证、做到明码标价?定价标准是否依据充分、程序合法?这些问题不能成为糊涂账。
当前,随着消费复苏,新一轮旅游热潮加速到来。对于旅游城市和热门景区来说,既要将游客引进来,更要留住他们的心,在升级服务、提高品质上多下功夫,让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满足。同时,对于“套路收费”等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问题,应加大监管力度,重视消费者投诉,建立快速处理机制,主动纠偏,引导旅游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作者:祝 伟 来源:经济日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