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多彩“艾德莱斯”织就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07:16 来源: 光明网

【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王艺钊

瓜果飘香时节,玉龙喀什河畔,织机声阵阵,蚕丝亮如银。这里不是江南水乡,而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吉亚乡的景象。

清晨,吉亚乡艾德莱斯村农户穆海木敦·如则早早来到蚕室,检查蚕吐丝情况。“再过两天,这些蚕就要上蔟结茧了。”他细细翻看着。

“小时候看父母养蚕,要摘桑叶,洗干净,还要切,一天喂三次,全家人一起养。现在有人工饲料科学养育,一个人就够了,省时省力,还有蚕桑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穆海木敦·如则说。

作为乡里的试点户之一,穆海木敦·如则的养蚕技术来自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

“蚕桑科学研究所把蚕从一龄养到四龄,再把五龄蚕发放给农户,农户进行6天人工饲喂后,蚕就开始上蔟结茧了。所里统一为农户提供人工饲料,蚕茧由企业统一收购。”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泽宁介绍,人工饲料养蚕取代传统桑叶养殖,不受季节、气候限制,节省劳力,有利于蚕农降本增收。

“我养蚕很多年了,按照传统养殖方式,蚕丝质量差、产量低,1公斤收购价才15元。现在用蚕桑科学研究所技术养蚕,蚕丝收购价1公斤50元,产量也提高了。”穆海木敦·如则细数着养蚕方式改变带来的变化。

从养蚕到织布,围绕艾德莱斯绸打造的产业链让乡里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走进村民吐尼萨罕·吐尔迪的家,咣当咣当的织机声不绝于耳。织机前,她时而绷紧布匹,时而观察丝线,快速交叉分合中,多彩的丝线密密匝匝地连在一起,成为绚丽的艾德莱斯绸。

“丝线是企业为我们提供的,丝绸织好后由企业收购,销路很好,一个月不出家门就可以赚到6000元。”做艾德莱斯绸纺织,既能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吐尼萨罕·吐尔迪十分满意现在的生活。

如今,吉亚乡几乎每家都有人从事艾德莱斯绸产业,有的养蚕,有的用织机织布,有的在外地经营门店。在吉亚乡,像吐尼萨罕·吐尔迪这样的家庭式艾德莱斯织绸专业户有668户,织机765台。

2008年,传统的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不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织出了丝绸新花样,也织出了当地群众五彩的新生活。

“吉亚乡是艾德莱斯绸的发源地,被称为‘艾德莱斯之乡’。”吉亚乡副乡长阿孜古丽·阿卜来提介绍,目前,全乡有艾德莱斯绸生产企业7家、合作社4家,艾德莱斯绸产业实现从抽丝、染丝、织布到服装、实体店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艾德莱斯绸产值超3000万元。

和田市吉亚丽人艾特莱斯绸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艾德莱斯绸生产基地。走进公司的抽丝车间,身穿艾德莱斯绸裙的苏迪汗·阿卜杜热依木盘腿坐在锅台边,先用木棍搅拌锅中的蚕茧,再将蚕茧拿起,慢慢抽丝;印染车间内,阿卜来提·麦提图尔孙坐在装满染料的锅台上,不停转动卷轴,持续30分钟后,原本雪白的丝线被染成深咖色;编织车间里,努尔麦麦提·艾合买提微微低着头,熟练地挥动梭子,踩下踏板,传统的织机“吐”出精美的艾德莱斯绸……

“为了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公司成立了研发团队,每个月研发3种不同图案、配色的艾德莱斯绸。”吉亚丽人艾特莱斯绸有限公司负责人布左热·麦提如孜介绍,公司还将艾德莱斯绸融入围巾、领带、钱包、抱枕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接待游客40万人次,销售收入250余万元。

五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映衬着多姿多彩的好日子。不断传承与创新,让古老文明和现代时尚交流融汇,为这片绿洲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1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