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海波
日前,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武安市康二城镇清化小学,读书声从教学楼内传出。五年级一班教室里,30岁的英语教师范晓萌轻触电子屏幕,点击“远程课堂”,便已实现山里与外界的教育资源共享。“如果我的曾祖父、祖父看到这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该有多好啊。”范晓萌感叹道。
范晓萌来自“教育世家”,前辈曾在晋冀鲁豫边区办“游击课堂”,也曾以校为家,用生命书写教育人生。如今,90后继续躬耕在太行山区教坛。83年来,这个家庭四代人中有13位教师,从战火纷飞到盛世太平,他们历经了太行山区教育的变迁。
太行山上的“游击课堂”
范晓萌的父亲范春贤今年55岁。说起祖父范世昌的“游击课堂”,范春贤如数家珍。
1940年抗战期间,范世昌在战火中从事教育事业。当时,日军炮楼离教学点只有4公里,敌人三天两头骚扰这里,范世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学生迅速转移。在艰苦的环境下,范世昌白天在田野里教书,夜晚亲手编写教材,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为解决学生的温饱问题,范世昌和师生们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开荒种菜,打柴割草。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
站岗、放哨、送信……“游击课堂”的学生们边学习边为抗战服务,那时,大家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
乡村学校的“教师木匠”
回忆起父亲范隆斌的从教经历,范春贤几度哽咽。
牢记父亲范世昌“一定要坚持从教”的嘱托,1960年,范隆斌参加教育工作,先后辗转数地,担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等。
20世纪80年代初,教学教具非常匮乏。在没有任何资料和设备的情况下,为了能让学生上好实验课,会木工的范隆斌四处取经,反复揣摩实验,化身“教师木匠”,自制了很多数学、物理教具。其中塔尺、平板仪等5件教具被评为河北省优秀自制教具。
范隆斌为山村教育奉献一生,直到去世前一天晚上,还在安排学校工作。
山里孩子的“智慧课堂”
谈起30年来的教育变迁,范春贤和女儿范晓萌感慨万千。
“破房子、土院子,里面住着泥孩子。”这句20世纪90年代初在太行山区传唱的童谣,范春贤记忆犹新,因为这就是他刚到乡村学校任教时的真实写照。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教育资源不断均衡。“现在的学校,教室整洁宽敞,空调、暖气设施齐全,老师们上课用上了多媒体设备。孩子们每天都有牛奶加鸡蛋的营养餐,上学回家的山路变成了柏油路。过去灰尘满天飞的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安全舒适还很美观。”范晓萌高兴地说。
1993年出生的范晓萌从小立志成为人民教师。2015年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她被分配到农村一线,今年已经是第9个年头。
老一辈的教学故事和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让范晓萌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目前,范晓萌的丈夫赵志波、堂哥范晓宁、表哥黄国帅等10人也默默耕耘在太行山区三尺讲台上。
“校园环境变美了,师资力量变强了,教书育人的初心不能改变。”范晓萌说,今后要不断学习教育前沿新理念,不断调整教育方式,用实际行动为太行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1日 08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