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个章就能留住美好的记忆?最近,集章式旅游走红,不少游客直奔各大景区的文创商店、主题邮局寻找纪念印章,意图在此地留下“印”迹。
游客满意,各地“东道主”也开心,小小一方印章能够描绘最精髓的文化和美景,以白纸为载体,将城市符号传至五湖四海。
但是,无序的市场、僵化的打卡,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原本充满意趣的集章行动失去原有的意义。在“疯狂”集章的同时保持初心,才能长久维持这项活动带来的乐趣。
集章,全新的“到此一游”
近日,济南市推出的“游泉护照”吸引了不少人关注。据了解,“游泉护照”的内页内容丰富,收录了全市100处泉水和多条寻泉线路的图文资料;此外,内页空白处可供持有者加盖泉水印章,市民和游客在游泉打卡后可在签章点盖上泉水印章,以作留念。
不少参与者对这项活动期待许久。在一处泉水印章打卡点,游客刘静(化名)表示,各式各样的泉水印章让她领略到泉水风采的同时,也能收获一本盖满印章的实体纪念册,“游泉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打卡集章活动一经推出,就获得许多游客好评,也带动了济南多处泉水人气上涨。事实上,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集章”早已成为人们在旅途中喜闻乐见的活动。
盖章作为一种旅游打卡新方式,已经在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盛行多时,在旅途中的各个景区、博物馆、机场、火车站乃至商业街区的小店,都有各种各样的旅行纪念印章提供给游客使用。
从本质上来说,盖章不过是人们“到此一游”的纪念方式。起初,主流的旅行打卡方式是在景区标志性建筑前拍游客照;后来,各式各样的景区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注意力,成为游客用以纪念的“信物”;现在,有不少游客走到博物馆、景区后,第一件事变成了寻找纪念章。形式是多样的,但人们留住美好记忆的心情是相通的。
集章走红,还有一种解释,是情怀和温度。00后集章爱好者谷雨表示,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不少景区用电子票取代了纸质票,“为了证明我来玩过,更需要一种纸质版的纪念品保存记忆。”在她专门为集章准备的笔记本里,目前已经有数十个城市的印记,印章总数多达五百多个。
在此基础上,集章旅行和游客自发总结的盖章攻略应运而生。在社交平台,网友可以搜到各大城市的集章秘诀,甚至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集章路线。
集章旅行攻略作者陆芬(化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一群印章爱好者。她告诉记者,每次出行,盖章都是自己的“主线任务”。“我会用旅途的大部分时间去找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印章打卡点,只有在集章本盖满自己想要的印章后,我才会沉下心来探寻城市里的美食和历史文化。”
方寸间自有乾坤
虽然旅行盖章常被看作旅行打卡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盖章式旅行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与以往的传统旅游打卡方式相比,印章打卡受到热捧,根源在于这种行为多了一重文化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印,执政所持信也。”印章最初的作用仅限于“物勒工名”、钤盖封泥等实际功用。不过,宋代之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印章的品类得到了极大拓展,闲章的问世更加深了印章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
当代年轻人的集章行为,与古人有几分相似。文人雅士得到一幅书画后,常做的一件事便是盖章。褚遂良摹写的《兰亭序》有鉴藏印记215方,盖章者涵盖宋代至清代的诸多文人雅士。其中,明朝项元汴占九十八枚,米芾一人七方。被誉为“盖章狂魔”的乾隆皇帝酷爱对名人字画鉴定赏析,极品的字画被他盖满了印章,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有170多枚印章,王献之《中秋帖》则被盖80多章。
古代,中国人钟爱印章方寸乾坤的特质。当代,优秀的纪念印章同样能用小小一方天地折射深厚的社会积淀,用简单写实的方式展现文化之美,让人忍不住了解图案符号背后的故事。一些博物馆将镇馆之宝刻上印章,参观者在很久之后,依然可以回味文物背后的历史;有的城市把地标建筑作为印章的主题,让人们每每翻到这一页,就会想起朝气蓬勃的城市形象。
以泉水印章为例,一方小小的印章让人们深入关注散落于济南各处的泉水。刘静表示,集章活动加深了自己对泉水文化的认识。“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趵突泉、黑虎泉。通过集章,我才知道济南有那么多泉水。”纪念印章刻有泉水的名字和景观,让她直观地了解到近百处泉水的风貌。
盖章作为一种仪式,让游客和地方文化实现了联结。印章的图案是篆刻者对于区域文化的高度提炼,让参与者在集章打卡的过程中,收获带有地方特色的印记。“现在的纪念印章,选取的符号往往具有城市代表性,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缩影。”陆芬表示。独特的城市符号伴随着纸的传递走向五湖四海,一座城市的形象就此得到传播。
如果说印章的文化气质吸引了一批为历史文化慕名而来的游客,那么,在精美印章的基础上层出不穷的集章护照、集章路线等“游戏化”的盖章任务机制,则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收集欲,让集章的过程更具成就感。
传播学家戈夫曼认为,人际传播的本质是人们利用符号进行自我表演的过程。集章作为一种富有仪式感的打卡行为,强化了分享者与观者的联系,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游客喜爱的活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别把有趣变无趣
在集章的热潮下,出现了各种新趋势。有游客放弃传统旅行,创造了一种名为“跑章”的旅行方式,一天下来,收集的印章数量甚至多达数百个。不少小众咖啡厅、文具店等商业化场所也在大量顾客的请求下开始提供类似服务,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品牌标志做成免费印章,供消费者打卡。
不过,在供求双方实现共赢的同时,集章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新商机,带来了一些市场上的浮躁风气。谷雨记得,有一次在场馆内排队等待盖章,有黄牛试图以五十元的价格将免费印章本卖给她。
事实上,集章活动受欢迎,一大原因就是低廉的获得成本。大多数场馆的印章免费可得。“黄牛利用人们对印章的喜爱赚钱,但我更看重的是盖章的过程,而非盖章的结果。”谷雨表示,对她而言,纸张的触感、印章的材质、印油的深浅,甚至盖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集章体验的一部分,在印章今后被翻阅出来时,成为鲜活的回忆。
集章固然是一个过程和一种体验,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对集章成果过于执着的追求反而让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人为了集章打卡,忽略了旅游的意义,把本应用于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的精力耗费在寻找下一个印章的路上。有网友称,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但孩子只惦记盖章,完全不顾展览的内容,“集章让人忘记了来时的本意。”
旅行和游玩中的“打卡”概念,其实与上班过程中的打卡没有形式上的区别。重要的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这项活动。究竟是要为了盖章而旅行,还是旅行时顺便去盖个章?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游玩应该是放松和享受的过程,而不是为了“打卡”而不断奔波。完美主义者希望盖章“十全十美”,虚荣心驱使人们尽可能多地盖章,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这些行为只能让原本充满意趣的集章行动变得索然无味,失去原有的意义。
“与其说是旅行打卡,我更喜欢把集章的过程比喻成唐僧西天取经。”陆芬表示,唐僧师徒手握通关文牒,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加盖该国印玺。“印章就像我的徽章,提醒我不停地行走在路上。”
作者:王臻儒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