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有超过3万人次读者在地坛公园乐享爱书人的节日,蓝天白云下,他们用最质朴的热爱诠释着淘书、读书的独特魅力。“我与地坛”北京书市自9月8日开展6天以来,已迎来读者22.98万人次。
作家史铁生不会想到,在他离世13年后,在2023年秋天,他成为了地坛书市最耀眼的明星。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展位,史铁生的作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与地坛》插图版每天至少卖掉上百本,《病隙碎笔》《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同样是读者关注的热门图书。80岁的王淑明从天通苑坐公交,专门来买史铁生的书,她将《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紧紧搂在胸前。老人家说,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就喜欢书,那会儿书店很少,就到同学家借书看,后来北京有了地坛书市、朝阳公园书市,哪一次她都不曾缺席。
秋雨挡不住读者的脚步。撑着伞,读者马仲清穿梭在各个展台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话。30多年前他开始追随书市,从劳动人民文化宫、地坛公园到朝阳公园,书市滋养着他家三代人。马仲清说:“30多年前劳动人民文化宫我带着女儿去选书。搬到地坛书市后我几乎年年都来淘书。2017年外孙子6、7岁,我和老伴儿带着他到朝阳公园看书,看中哪本书姥爷就给买。”
马仲清至今还收藏着地坛书市的门票,他喜欢看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书,一些书上还特意写着地坛书市的购买日期。在他的记忆中,地坛书市一直人气很旺,他爱逛书市,更享受淘书的乐趣:“当时地坛书市有书店的,也有个体的书摊儿。在书市买书绝对是便宜。我在地坛书市买的书,比如有《日下旧闻考》一套四本,还有《中国通史》、《歇后语》、《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黄苗子的《野史杂闻》系列的小本子,特别有意思,吃、喝、玩、乐、民俗,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来,对我这个老北京来说就非常亲切了。”
书市重回地坛,马仲清逛了逛,又收获了两本书。一本是《京味儿食足》崔岱远写的,还有《梨园幽韵》京剧国粹过去的故事。
而书市吸引他的已经不仅仅是书本身,在这里,他和作家相见,和久违的同事、邻居偶遇。马仲清说:“比如朝阳公园书市碰到刘一达,合影了。刚才碰到的是老伴儿的同事,亲切啊。书市热闹,人气儿接地气儿。”
爱书的人在这里相聚。带着手拉车、双肩包、布袋子、捆书绳,他们有备而来,再满载而归。住在大兴的骆先生续上了童年回忆,他一早赶到地坛,直奔喜欢的出版社和书店,花了500多块钱买了30多本书,装满了小拉车。骆先生说:很多老旧书比较经典的书都绝版了,从网上找不到很多书,像我又找到了一些很老旧的书,都是1960年代出版的书。
张图南也淘到了心仪的书。在网购便利的当下,逛书市对于她来说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儿。重回地坛书市,看到大家在书架间静静的翻着书,去遇见那些直达内心的文字,她被这样的氛围所感动:
张图南:地坛是一个文化底蕴特别厚的地方,你走在这里看到苍天大树、古柏,心特别静,能踏实的看每一本书,这是网上买书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感动,会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不管什么时候看书都特别重要,我是挺希望北京多出点儿这样的书市的,开多少场我都会去逛。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将会持续到9月18日,书迷们快去淘书吧!
北京新闻广播综合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