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手艺89】
藏羌织绣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传承人杨华珍
藏羌织绣,即“藏族编织”和“羌族刺绣”的合称,多流传于四川阿坝、甘孜一带,迄今已千年。
藏羌织绣讲究实用——无论是男子紧束的五彩腰带,还是女子搭盖的头帕,既五彩缤纷又结实耐用。
织绣好似作画,制作“画布”最考验功夫:采成熟麻秆,晾干后取整块麻皮,再拉出发丝般纤维,继而搓捻成线。经反复熬煮、漂洗、晾干之后,将纺线上机,来回穿梭,经纬线不断交错,麻布便一点点织就。
至如绣法,撇花绣,顺经纬使针,绣成后双面成图,适于绣制几何纹饰;接针绣,针针相扣,下针须在上针落脚处穿过,多绣于花鸟鱼虫;堆贴绣,取彩色棉布片,裁剪出图,再拼贴锁边,常以呈现吉祥瑞兽。
藏羌绣法口口相传,最为古老的便是勾绣。无须凭靠绷子,便可上手开绣。每走一针,则回转一圈,技法若少女编发,丝丝入扣,连环成图。譬如这幅《十二月花》,便以此法运针,绣出了一幅长卷——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寓意四季皆是美好生活。
这些年,中国风越来越流行,我带领乡亲们从“卖织绣”变成“卖创意”,在提升织绣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光明日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达珍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7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