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贡献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7日10:53 来源: 光明网

作者:韩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中国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坚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在开放合作、包容发展中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农业共同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保障了中国粮食安全,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预期、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助力推动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零饥饿”与可持续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强保障

进入新时代,中国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并明确要求“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和“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22年中国总人口14.1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8%左右;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87亿吨,连续8年超过6.5亿吨,其中谷物产量高达6.33亿吨,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近23%左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目标。

与此同时,为稳定粮食产能,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7.75亿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左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37亿亩;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超过41%,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开展全链条多环节节粮减损行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确保粮食产能持续稳增长和供给的确定性奠定基础。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和调控机制逐步完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为确保粮食等重要初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稳定在合理区间、确保所有人粮食可获得可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为牢牢抓好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开放共享、互惠互利”,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预期发挥重要作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农业发展格局和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时的关税削减承诺,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下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为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韧性创造有利条件。

在农产品市场开放方面,从农产品简单平均实施税率看,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水平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处于中下游位置,不仅低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低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从农产品实施最大关税税率看,仅有3种涉及国计民生的粮棉糖实施配额外关税,仅高于农业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积极支持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凯恩斯集团主要成员国,如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低于中国大多数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从农产品关税税制设置看,相较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与俄罗斯、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从价税、非从价税等多种税制方式,中国以从价税为主,相对更透明、更简化。

在农业开放领域方面,中国从农业生产源头的土壤改良、高效节水灌溉,到农业产业链中后端的农产品仓储物流,再到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开放领域几乎覆盖了农业全产业链。2022年中国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5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0%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个国家居民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0%—30%,即生活水平达到富足”的界定,包括中国农村居民在内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相对富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更加注重科学膳食营养匹配。超大规模人口对食物需求呈现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消费需求,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业发展释放出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不仅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世界主要农业国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贸易大国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稳定的市场预期,还为稳定国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价格、避免国际粮食价格过度波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以“包容发展、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农业领域国际合作,持续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强中国自身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推动农业国际合作纵深发展,为促进世界农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从中国粮食安全自身看,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零饥饿”目标,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实现了粮食安全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数量、质量、营养的全方位保障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本身就是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为早日实现联合国提出的“零饥饿”目标,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农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领域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倡议加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从高层互访推动农业合作到主动参与全球农业资源配置,从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涉农规则改革到参与众多国际标准规则制定,从“南南合作”到“全球治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带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更带动资金、科技、人才、经验等“走出去”。尤其是对一些发展相对滞后、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粮食紧急援助,提供涉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涉农技术支撑、知识培训、经验传播等,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农业合作协议,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区内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

与此同时,中国在多边机制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农业发展、完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为世界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各国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行动。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