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母仕洪(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研究中心讲师)
灾害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不曾经历灾害危机。作为统治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奥斯曼帝国自然难以幸免,在其600余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种灾害危机频繁发生。
传染病是奥斯曼帝国经历最多的灾害。从14世纪至一战,奥斯曼帝国长期遭受各类传染病轮番侵袭,鼠疫、天花、斑疹伤寒、梅毒、霍乱等疾病相继出现。其中,鼠疫是最常见的疾病。自14世纪中叶传入东地中海世界以降,一波又一波的鼠疫接踵而至,影响范围覆盖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地区,直至19世纪中叶,鼠疫仍在一些省份零星复发。周期性发作的鼠疫使奥斯曼帝国人口减少,社会失范。例如,1467年,伊斯坦布尔暴发鼠疫,每日死亡人数达到600人,最终导致该城约1/3的人口丧生。到帝国晚期,霍乱成为困扰奥斯曼人的头号疫病,同样致使大量人口死于非命。根据官方记录,1910年7月至1911年1月,霍乱导致4000余人丧命;1911年5月,霍乱再度游走于帝国各地,导致1.2万余人死亡。
饥荒是频繁降临奥斯曼社会的另一灾害。1757—1764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出现瘟疫与饥荒交替发生的现象。19世纪70年代,奥斯曼帝国的中部省区和东部省区相继暴发两次大饥荒,1873—1875年饥荒的中心区域位于安卡拉省,受波及的地域范围达到4万平方英里,饥饿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夺去10万~15万人的生命;1879—1881年席卷东部的饥荒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多次引发“面包骚乱”,至少1万人在饥饿中丧生。
地震是对奥斯曼帝国破坏性最大的灾害。由于地处断层线,伊斯坦布尔的地震发生频率很高,有研究表明,自建城以来,这座历史名城发生过超500次地震。1488年,伊斯坦布尔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首次发生大地震;1509年发生的地震是公元1000年以后地中海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地震,因其产生的巨大破坏而被称为“小末日”;1894年的地震是帝国晚期遭遇的主要地震之一,造成许多住宅、清真寺、教堂、犹太会堂及其他公共建筑倒塌,数百人死亡,几千人受伤,使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雪上加霜。此外,其他省区也发生过一些破坏性较大的地震。1717年11月,代尼兹利发生地震,许多居民丧生,幸存者无家可归,忍饥挨饿。1759年10月19日,一场地震突袭大马士革,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刚过一个月,又一场“剧烈而可怕的地震”再度降临这座城市,导致“城墙毁坏,地基动摇,尖塔倒塌,倭玛亚清真寺及其宣礼塔、穹顶和浴室统统被毁”。
火灾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也留下深刻印记。伊斯坦布尔的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再加上地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海面吹拂而来的强风气流加速火势蔓延。据奥斯曼帝国史学家塞洛尼基·穆斯塔法·埃芬迪记载,在1563—1600年的37年间,伊斯坦布尔发生17次重大火灾。1660年7月24日发生的火灾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灾之一,导致该城2/3的建筑物受损,2700~4000人丧生。1757年的火灾吞噬了150座清真寺、130所宗教学校、335家磨坊、36座公共浴室、34200家商铺和77400所住宅。19世纪下半叶,伊斯坦布尔发生了不少于229场火灾,36000所住宅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面对各类灾害造成的严重影响,奥斯曼帝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均采取一些举措应对。由于奥斯曼帝国治下的疆域过于辽阔,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总督、法官为代表的地方官僚往往是制定和实施灾害救助举措的主导者。他们采取的救助措施,主要表现在:其一,向部分灾民分发食物。如1696年阿勒颇发生饥馑期间,总督命令该城的面包师在商店门口放置一些面包,以免穷人忍饥挨饿。1757年大马士革发生灾荒,总督阿萨德·帕夏·阿齐姆开仓赈灾,向民众发放大麦和小麦。有时候,地方官员也向农民和其他穷人发放抵用券,以便购买食物或其他商品。但总的来说,由于食物严重短缺,不少灾民饿死街头。其二,提供一定的财政援助以及减免税收。根据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库斯对阿勒颇法庭记录的研究发现,阿勒颇的灾民有时会获得政府提供的一笔资金援助。此外,灾民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缴纳数目较少的税款。美国学者亚龙·阿亚隆通过研究档案发现,减税政策运用的范围较广,奥斯曼帝国处理瘟疫与饥荒时经常会涉及税收调整。
除上述举措外,帝国政府还会针对某类灾害出台专门性措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18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引入隔离检疫制度,到19世纪初成为帝国预防瘟疫的常规方式。伊斯坦布尔努力改善公共卫生条件,从16世纪起,法官和大维齐尔就下令清理街道,铺砌路面,划定垃圾处理区域,将屠宰场、制革厂等产生垃圾和污染物的行业搬离城区。清洁街道、沟渠的做法在其他大城市也较为常见。在饥荒救济方面,困难时期严禁谷物出口;打击黑市交易,粮食只能在市场公开出售;建立一套从粮食富余地区向缺粮地区输送粮食的系统,以便向饥荒肆虐的灾区输送物资。在地震安置与恢复方面,官员组织人力搭建临时帐篷和棚屋,为一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安身之所;重视重建规划,投入大量精力重建清真寺、宗教学校、医院、公共浴室等公共建筑。不过,震后重建计划主要针对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小的受灾城市则处于废墟或失修状态长达数年之久。在火灾防治方面,伊斯坦布尔建立了政府直属的常备灭火队,灾情紧急时抽调国王军队成员参与救火工作。
总之,面对各种灾害危机,奥斯曼帝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救济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苦痛,恢复和稳定了社会秩序,从而降低了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的可能性。可以说,得以应对各类灾害的冲击是奥斯曼帝国成为“长寿”帝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也应该看到,奥斯曼帝国政府的灾害应对举措还存在着诸多局限。例如,多为被动性的应急措施,不少行之有效的举措在灾情缓解后便不再推行,未能转化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灾害的制度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地方官员玩忽职守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有些救助举措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8日 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