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杨卓玉 见习记者张戈 通讯员涂朋庆)秋风卷稻浪,阵阵稻花香。在孝南区高标准糯稻生产基地里,大片珍珠糯稻穗已沉,一眼望去,稻田青绿泛黄,“丰”景如画。
据了解,孝南区糯稻全产业链的集聚发展离不开30万亩优质糯稻的种植。
在手机APP上观察糯稻长势。张戈 摄
矗立在朱湖田埂间的摄像头、电子显示屏、自动捕虫等智慧农业设备,实时将基地的气象、温度等信息,传递到糯稻信息化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控制平台上。农技专家在手机APP,就可以观察糯稻长势、是否倒伏等情况,在线远程指导种植户正确进行田间管理,实现糯稻种植绿色、高产、高效发展。
“以往只是了解过,但没有实际使用过。”孝感爱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吴仕学说,不管是在防治病虫害、土壤墒情监测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精准掌握情况,既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还为种植户节约水电降低成本。
截至目前,朱湖农场农业智慧物联网已建成气象环境监测站、智能虫情分析测报灯、土壤墒情监测站等7类共143个设备。
清理病虫害杀虫箱。张戈 摄
孝南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在农业设施设备上的借助物联网“智慧”,更在糯稻品种改良上“下足功夫”。
在今年,孝南成立了孝感市鄂宝糯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个专家,利用传统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糯稻品种定向改良,重点培育孝感麻糖米酒专用糯稻品种。
青绿泛黄的糯稻。张戈 摄
“本地的珍珠糯品种退化比较严重,不抗倒伏,抗病性差,将它提纯复壮,进行品种改良。”广西大学二级教授周瑞阳说,公司目前引进了100余品种,通过时间筛选出适合种植、产量较高、适合做米酒的品种进行推广。同时将迎合市场需求,培育红色、黑色、紫色等多种富含花青素的糯米,提高糯稻的营养价值。
糯稻产业发展了,农民也成了受益的主体,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增收。
2022年,朱湖农场开展糯稻生产保底分红试点,在糯稻种植核心区流转土地880亩,整体打包到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每亩包含土地流转费保底收入800元以上,让农民享受到了产业园发展的红利。
糯稻稻穗。张戈 摄
“今年,我们种植了6000多亩的珍珠糯。借助风调雨顺的天气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今天再生稻糯米喜获丰收。”孝感市官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乐武林说。
除土地流转外,官湖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经营模式,为周边农户进行机育、机耕、机插、机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00余户,实现作业服务和种植年收入1500万元。
脱壳后的珍珠糯。张戈 摄
农业强,品牌必须强。“以‘孝感糯米’的公用品牌加企业个性品牌叠加发展,做大做强糯稻产业的影响力和规模。”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斌说,公司形成了以“吴稻长”为品牌的系列农产品,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同时,打造的1000平米直播中心已投入运营,也打通了生产与市场间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