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舒娴 通讯员 马愿)11月4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230余名学者聚焦会议主题开展理论研讨。
理论研讨会现场。(通讯员 姜子岳摄)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在致辞中谈到,“两个结合”为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原则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讨,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现路径,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特色,深入探索“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联,将为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理论智慧和实践参考。他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历来重视理论与实际结合,始终坚持宏农学、扬国光,勇担强农兴农的使命。面向建设农业强国,学校将自觉运用“两个结合”,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解民生、治学问”回信指示,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人才、科技、成果支撑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在讲话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总体方法论意义,对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指导。湖北全省社科理论界要提高站位、开拓视野,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他强调,要立足五千年中华文明,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色”研究透;要扎根生动的发展实践,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色”把握准;要着眼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本目标,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色”打磨足。
湖北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在主旨报告环节中,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他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在规律性、功能作用、建构路径三个维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以中华农耕文明为重要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融通中西、熔铸古今的现代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有传统文化素养,有开阔视野,有马克思主义底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他号召高校师生共同参与,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培育文化生态,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引领作用。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来自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1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主旨报告。当日下午,还举行了分组研讨环节,50位学者在四个分会场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强国、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转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