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璟祎)8岁女童确诊大叶性肺炎,一半肺被“堵死”,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治疗。“打针都这么疼,手术肯定更疼!”小女孩怕疼不愿意配合,医护巧用“游戏”,让孩子扮小医生给娃娃做手术,在玩中了解手术全过程,勇敢战胜恐惧,术后恢复健康。
模拟手术游戏,解决娃“恐”手术难题。 摄影 郭林
8岁的倩倩(化名)因反复高烧、肺实变,从老家钟祥来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经CT检查,医生发现倩倩右侧肺部约三分之二的区域被痰栓“堵死”,需手术取出痰栓,才能更好更快康复。听到要手术,倩倩怕了:“我不要手术,手术肯定很疼!”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她都不听,还时不时哭闹。
“别担心,我们有办法。”该院呼吸内科护士宋庆安慰道。11月8日,倩倩手术前一天,护士长宋庆牵着倩倩来到了病区里的儿童活动室。“倩倩,你看,这个阳光宝宝生病了,需要治疗,还要做手术,今天倩倩当医生帮帮她好不好?”护士长宋庆请出了“小病号”—儿童医院的形象代言人“阳光宝宝”玩偶。
在宋庆护士长的指导下,倩倩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医生”,给阳光宝宝消毒、打针、做雾化,还让小病号躺在了准备好的手术床上,做术前准备工作。
“阳光宝宝的肺里有痰栓堵住了,我们一起来帮他做手术吧。”宋庆护士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肺部模型,倩倩看到支气管被一个纸团堵住了。“阳光宝宝和你一样,支气管被堵住了,我们来帮她做手术吧!”宋庆护士长耐心的一步步指导倩倩用镊子假装纤维支气管镜钳夹,一步步的将镊子伸入支气管中,钳住小纸团,再将其一点点的拉出来。
直到小纸团被全部取出,倩倩终于完成了整个手术,她开心的说:“手术成功啦!”离开儿童活动室,倩倩开心的望着护士长说,原来手术是这样做的,感觉没那么疼,“现在我没有那么紧张和害怕啦!”回病房后的倩倩像变了一个人,兴奋地跟爸爸妈妈分享“手术经过”。
11月9日,倩倩勇敢地自己走进了手术室,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了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的手术,成功的取出了约3cm长的树枝型痰栓,取出痰栓后倩倩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将于近日出院。
“打针、手术是患儿最害怕的两项治疗。”护士长宋庆说,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患儿对打针和做手术,普遍十分抗拒。不少孩子只知道打针会带来疼痛,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针,而手术带来的疼痛肯定比打针更疼。医护人员都会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打针,为什么要做手术,可效果始终不如孩子亲身体验的效果好。为此科室集思广益想出了“小小医生做手术”这一妙招,帮助患儿更清楚的了解治疗的原因和全过程。宋庆护士长说,学龄期患儿在进行模拟手术后,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孩子的哭声减少了,家长的焦虑也会相应减少。
据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陈和斌主任介绍,孩子在生病时,吃药打针会带来一些身体不舒适感,再加之生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往往容易让孩子排斥治疗。而通过“童语”—做游戏,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儿的紧张和焦虑。在游戏过程中,患儿可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了解到打针吃药的具体流程和原因,也弄清楚做手术的流程等等。在充分了解全过程后,患儿的紧张和焦虑会明显降低,自然配合程度更高。
“孩子在面对打针、吃药时,我们作为儿科医护,会尽可能多换位思考,一方面和家长充分沟通,另一方面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做孩子们信赖的‘大朋友’”陈和斌主任说,这样能帮孩子更愿意接受这些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从而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