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丁洁 万浩然)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积极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着力构建“党建+”的育人新模式,形成“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全面发展”的育人新格局,巩固毕业前“临别党课”“红色家书”“红色导师”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亮点和特色品牌,农业经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湖北农发中心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获评“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培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等一批先进典型。
临别党课:在变化的舞台坚守不变的初心
“如何做好农经研究?要始终秉承跑产区、走农户、田间地头得真知灼见的态度,以及奔东西、赴南北为‘三农’保‘价’护航的信念……”“学术之路就是要始终做脚下踩泥的研究,成长之路就是要做难事成大才。”2023年6月20日,一堂生动的大学“临别党课”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剑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围绕“与祖国同行,立时代新功”主题,面向全体毕业生党员作分享。
2022年6月15日,博士毕业生党员郑宏运在毕业前“临别党课”现场,回顾十年求学时光,从“追忆入党初心,做坚定信仰者”“立志三农研究,做忠实践行者”“勇担时代重任,做接续奋斗者”三个方面,鼓励全体毕业生党员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事业追求中。
师生党员连续13年同上大学毕业前“临别党课”,引导毕业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是学院党委培养学生情系“三农”的缩影。
近年来,学院将党性教育与耕读实践紧密结合,创新学习教育载体,厚植爱农情怀,担当兴农使命,使“弘农学,扬国光,日新永无疆”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批批学子主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
红色家书: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
“孙女,人生要走的路很长,希望你继续努力,坚持自我,做一个自信又坚强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本科毕业前夕,赵雯歆收到了一封“红色家书”,爷爷以一名退伍老兵和老党员的身份,给即将大学毕业的她写来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此后,每当遇到思想上的困惑和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时,她都会想起爷爷对她的支持和鼓励,汲取精神力量继续前行。
学院党委发起“红色家书”活动,邀请学生家中的老一辈党员给学生写一封家书,弘扬红色传统,汲取奋进力量。这是学院党委构建“我来学、我来讲、我来答、我来思、我来行、我来评”“六个我来”理论学习教育体系的系列活动之一。
学院注重弘扬优良传统,开展“红色家书”活动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的同时,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精神,牢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刚入学的刘笑同学观看了讲述“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志愿支教事迹的话剧《牵挂》,志愿服务的种子逐渐在心中生根发芽,在校期间,她累计组织和参与志愿活动300余次。大四时,刘笑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支教。支教结束后,刘笑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她说:“我要认真学习,毕业后将知识和技术带去农村。”
红色导师:种下的是红色的种子
“身处大山深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大意义。”2023级研究生宫照伊湄赴贵州支教以年后,在思想汇报中写下自己的实践感受和收获。
红色导师项朝阳看完宫照伊湄的思想汇报后,对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示肯定。项朝阳谈到,一届届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不仅改变了山区孩子的命运,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华农学子,这正体现了志愿者们身上的“自找苦吃”精神,也让华农真正成为了一所有‘大爱’的高校。
学生党员定期进行思想汇报,红色导师予以指导点评,学院联合省级新闻网站荆楚网推出“红色导师·思想汇报”专栏,进行宣传示范,这是学院实施党建质量提升源头工程,落实红色导师制度的具体举措。
为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学院党委选拔一批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教师担任红色导师,每名红色导师对接10名学生,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法,即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的1条工作主线,每年至少开展2次谈心谈话,参加3次面对面“红色沙龙”,指导结对学生撰写4篇高质量的思想汇报,为学生导思想、导品行、导学习、导规划、导就业。
目前学院已有90多名红色导师对接900余名学生,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参与社会实践、一同开展志愿服务,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党员教师结对学生的基础上,学院党委实施党支部“1+1+1”结对共建,每个教工党支部对接联系1个本科生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以联合开展理论学习、实践调研、师生融乐活动、职业生涯辅导等形式,加强教工支部、学生支部之间的联学联动,促进五育融通、师生融乐、互学相长。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扛起培根铸魂育新人的时代责任,将“党建+”贯彻落实到育人的生动实践中,一堂毕业前“临别党课”的临行叮嘱,一封“红色家书”的深情鼓励,一批“红色导师”的结对指导,党建与育人的融合体现在学生成长的每一步,“党建+”为三全育人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