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彩纷呈的影片背后,人们惊喜地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正勾勒出中国电影的独特风骨
“我们看到观众回来了,创作者回来了,比黄金还珍贵的行业信心回来了。”
新时代的光影故事,既能表达传统文化的古意韵味,又能彰显现代语境下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康淼 吴剑锋 颜之宏
11月4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福建厦门揭晓。金鸡奖吸引了全球电影人的目光,共同见证属于中国电影的荣耀时刻。
回望过去的一年,从“百亿暑期档”到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中国观众积蓄已久的观影热情被点燃。在精彩纷呈的影片背后,人们惊喜地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正勾勒出中国电影的独特风骨。
“春天回来了”
“中国电影的春天回来了。”本届金鸡奖期间,许多电影人向记者诉说着相似的感受。
这一年,票房数据捷报频传:春节档,《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掀起“开门红”,票房7天突破67亿元,位居中国影史同期票房第二名;暑期档,《长安三万里》《消失的她》等影片凭借优质口碑异军突起,票房、观影人次、场次均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纪录。
本届金鸡奖期间发布的《2023电影市场与观众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即将突破500亿元,票房前十名均为国产片。“我们看到观众回来了,创作者回来了,比黄金还珍贵的行业信心回来了。”猫眼娱乐首席执行官郑志昊说。
在与欧美影片的同台竞技中,国产电影独占鳌头。以暑期档为例,票房前六位均为国产电影。“随着中国电影质量的提升、观众审美发生变化,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注意力也在下降。”近年来,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与好莱坞片商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谈判中有了更多议价空间,“观众越来越成熟,更多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
电影题材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今年电影类型如此丰富,观众的观影欲望得到不同层次的满足。大家看重的不再是流量、“卡司”或所谓大制作,而是与自己的关联度较强的影片,折射出观众的审美和鉴赏力不断提高。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一部动画,48首唐诗,三万里盛景。今年夏天,一部国风动画电影的横空出世,让许多观众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人们可以看到繁花似锦的长安城、烟花三月的扬州、灯火辉煌的黄鹤楼以及重峦叠嶂的三峡奇景。“中国式浪漫”透过银幕倾倒大批观众。最终,影片超18亿元票房,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二。
“取得骄人的商业成绩,最重要的原因是唐诗和盛唐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深厚基础。”追光动画总裁、《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介绍,为了再现大唐盛景,主创团队前往四川、陕西等多地采风,研究众多出土古俑、古画、器具,最终刻画出别具风格的人物形象。
正如影片结尾所说的,“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给予电影人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另一部取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观众徐徐展开一个融合当代视角与电影工业美学的东方神话体系。影片处处透露着电影人守正创新的探索——故事既传颂了中华传统道德理念、价值取向,又对人物形象进行更立体化的改编处理;既构建了一个恢弘的神话宇宙,又用视觉特效赋予古老神话新的想象空间。
在本届金鸡奖评选中,该片获得9项提名,最终摘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奖三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在该片导演乌尔善看来,流传了3000多年的神话故事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定是因为与现在的我们形成了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内在连接。
“艺术创作离不开我们所处的文化土壤。电影创作者就要去寻找传统文化中真正打动我们的情感价值和精神追求。”乌尔善说。
近年来,戏曲电影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上映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白娘子和许仙爱情故事为基础,融入中国绘画艺术风格,借助4K技术及视觉特效呈现。
“许多观众说,这部电影激发了他们对戏曲的兴趣,从电影院走进剧院。”让制片人孙金华颇为欣喜的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白蛇传·情》观影群体以年轻人群体为主,24至29岁占比33.51%,35岁以下占比达89.69%。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不再停留于浅表层面的IP开发,而是趋于美学风格和意蕴的深度呈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说,新时代的光影故事,既能表达传统文化的古意韵味,又能彰显现代语境下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乘风破浪 扬帆出海
今年初,登陆北美的《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近四年来北美上映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
从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到刻画民族峥嵘岁月的《长津湖》《1921》,再到畅享中国式科幻的《流浪地球》系列,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从过去、今天与未来的维度,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元丰富的中国。
“过去,我们的作品更多向历史看。现在,我们开始向当下看、向未来看。许多作品关注大时代里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喜怒哀乐、命运变迁来展现时代,讲述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
在电影市场火热背后也应冷静地看到,中国电影距离享誉全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面向未来,如何寻找更多“文化嫁接点”成为中国电影人的重要思考题。
“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根性,同时也尊重海外市场的观众需求。比如,在非洲,大家更希望看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唤起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梦想;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更希望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帮助他们去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尹鸿说,这就要求当代电影人有更大的国际视野、更高的国际站位,帮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