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邻避设施”巧变“邻利空间”,武昌自规分局精心打造两座公园式泵站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日18:0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范天汝 通讯员 匡晓鹭、宁波、王威)为杜绝内涝滞水、雨污混流现象,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武昌区在2023年启动了配套泵站建设,打造“水安全”示范城区。但传统泵站存在景观协调性差、气味难闻、噪音扰民等问题,是典型的邻避设施。如何统筹兼顾,既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又为百姓生活带来和谐便利,是摆在武昌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获悉配套泵站建设首批项目前进路泵站和巡司河泵站相继立项的消息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昌分局(以下简称“武昌自规分局”)组建专班提前介入,邀请建设方、设计方和居民代表多方参与,全面调动“分局+分院+社会资源”力量。

武昌自规分局以“精致、复合、开放、共建”理念,将泵站与公园深度融合、地上与地下有机衔接,为传统泵站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让原本孤立的泵站变得可亲、可近、可赏、可玩,避之不及的邻避设施巧变人见人爱的邻利空间。

泵站与公园融合 打造中心城区第一座综合性排水泵站

前进路泵站改造工程位于武昌区前进路与积玉路交叉处东北角,毗邻内沙湖,总占地面积约632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雨水泵站,规模由现状9立方米/秒提升至25立方米/秒,新建截污泵站(规模2立方米/秒)和CSO调蓄池(规模2万立方米)及配套进站及出江管道等。

据建设单位介绍,前进路泵站始建于1981年,隶属于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权属资料不完整。同时,泵站临内沙湖公园一线,景观协调存在一定难度,周边居民对项目建设也存在诸多疑虑,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项目整体推进艰难。

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迎难而上。为解决土地权属的历史遗留问题,武昌自规分局多次组织专题研究,认定该项目符合《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26号)文件精神,可按照“历史沿用”的办法,将泵站用地确权至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并上报武汉市政府取得原则支持意见。

图片1.png.png

前进路泵站建设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在泵站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该局组织多方共商共议,充分征求专家建议和公众意见,确定了“泵站与公园融合,打造精致公园里的泵站”的设计理念。通过多方案比选后,最终确定调蓄池采用全地下式建设,调蓄池上方结合内沙湖公园总体布局打造绿化景观的方案,同时要求泵站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对全体市民开放,切实践行共享理念。

改造后的前进路泵站将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座集排涝、截污、调蓄于一体的综合性排水泵站,将有效改善沙湖汇水区整体渍水情况,减少区域溢流污染,重构内沙湖景观带,成为守护市民生活的安全线、可向市民开放的风景线。

泵站上建公园 满足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巡司河泵站位于解放路与巡司河街交叉口,规划用地面积约7577平方米,拟建1座40立方米/秒排涝泵站、1座1立方米/秒截污泵站及配套进水箱涵和排水通道等。

巡司河泵站东侧为右岸大道、西侧为解放路,东西两侧道路存在4.5米的高差,给方案设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武昌自规分局在综合研判之后,确定了“充分利用现状高差,既能满足防洪排涝要求,又能避免潜在的邻避风险,还能为附近居民提供一处功能完备的好去处”的设计思路,并从法规管控要求、方案落地可行性、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见。

图片2.png.png

巡司河泵站建设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考虑到项目周边地势高差,设计方案采用地下式泵站的建设形式,利用场地竖向设计高差,通过建筑覆土和绿化覆盖,达到建筑整体的隐蔽与消解,形成公园型生态化泵站空间,延续城市垂江生态廊道。

巡司河泵站在降低地面建筑高度的同时,进一步释放城市用地,充分释放临江视线通廊,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实现市政设施、景观绿化、区域文化的高度融合。

作为武船片区配套基础设施群中的首开项目,巡司河泵站建成后,可满足5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能提高雨水主管过流能力,保障区域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泵站上的公园也为区域内的城市空间增添了新的活力。

始于细微,臻于至善。下一步,武昌自规分局将以“服务提质”为目标,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探索改革创新举措;以“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雕琢打造品质城市,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实现城市“颜值”和“品质”的重塑与蝶变。

【责任编辑:艾凌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