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在光影中重温一代伟人革命之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5日10:55 来源: 文汇报

电视剧《问苍茫》将镜头探入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去挖掘他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寻找道路的实践脚步、思想形成的历程。左图为该剧剧照。 (剧方供图)

202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红色基因,弦歌不辍。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电影《人民万岁》《出发》、电视剧《问苍茫》《鲲鹏击浪》在各院线、平台集中播映,引领观众在光影中重温一代伟人的革命之路,深切缅怀这位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史、思、诗一体,多角度缅怀先辈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长久以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国产影视工作者的创作自觉。也因此,无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抑或毛泽东个人的革命路,既是电影电视剧永恒的创作主题,也在一代代观众心目中留存经典。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一批新作登场。与以往的经典作品相比,这批新作寻找“空白”地带,填补更多历史细节,同时注重用升级的视听技术、更契合当下的时代审美、时代精神,力求在“史、思、诗”一体的叙事中唤起新一代观众的共情共鸣。

“人民万岁!”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历史强音。纪录电影《人民万岁》以此为题,作出时代回应。该片以“人民视角”为叙事线索,遴选珍贵的历史素材,将“人民万岁”的口号凝结为鲜活的历史影像,阐释了毛泽东同志“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箴言,展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

作为一部聚焦毛泽东同志和人民的纪录电影,《人民万岁》的历史跨度近乎全景式。它从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到取得胜利后的峥嵘岁月,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变革,记录了毛泽东同志关心关爱人民的历史瞬间。片中的很多独家影像素材是第一次公开呈现在大银幕上。经现代化技术修复,历史的真实影像从时间深处走来,毛泽东同志与人民休戚与共的场景将栩栩如生呈现在眼前。此前影片走进北京大学进行特别放映时,年轻学子们表示,《人民万岁》不仅是一部伟人生平的生动记录之作,还是一部描写了他与人民血肉相连、心心相印的感人之作。

电影《出发》、电视剧《鲲鹏击浪》《问苍茫》不约而同将镜头探入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去挖掘他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寻找道路的实践脚步、思想形成的历程。这些作品遵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重大革命题材创作理念,采用实景拍摄,都兼具历史的磅礴气概与诗意的美学气象。

跨时代的青春对话,汲取红色力量

从剧情跨越的历史阶段来看,电影《出发》、电视剧《鲲鹏击浪》《问苍茫》刚好首尾相连,串联成了一部从“恰同学少年”到走向秋收起义时期的毛泽东成长史。红色,是这个时代鲜明的底色。创作者们纷纷选择青年毛泽东为叙事主题,就是希望以跨时代的青春对话致敬历史,让百年后的青年一代在对话历史中汲取红色力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写下的诗句。他与第一师范的老师和学生谈治学、做人之道,纵论天下大事,探求救国教民的真理,并提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电影《出发》聚焦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的一趟游学。1917年,毛泽东与萧子升不带分文,深入湖南农村基层,他们行程千里、游学五县、深入调研,懂得了知民心、得人心之关键。一路上所见世间万象、民生百态,不仅令毛泽东坚定地立下“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宏伟志向,也开启了他个人与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

电视剧《鲲鹏击浪》自1918年起笔,讲述了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革命历程。电视剧《问苍茫》则在时间上承续《鲲鹏击浪》,聚焦中共一大之后到八七会议之际的毛泽东。这两部剧作所聚焦的近十年时光,对于青年毛泽东,是思想的蜕变升华期,也是他的世界观发生转变的奠基期。这十年间,他先是从一名信奉教育救国的热血青年转变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在矢志不渝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逐渐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不仅在历史层面时间相连,《鲲鹏击浪》《问苍茫》在艺术层面也构成了前后相承的关系。比如两部剧都放弃全景式描摹的方式,转而对青年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横截面进行刻画,从理论思想到行动实践,来回答在那波诡云谲的时代如何实现革命的路径问题。又比如,两部剧在描写毛泽东的青年生活时,都追求接地气、通诗情。观众在《鲲鹏击浪》中见到了在物质困苦中坚定前行的他,在《问苍茫》里见过到实践中检验真理的他。无论是和同学们挤大通铺的毛泽东,还是在安源煤矿亲见工人衣食无着的毛泽东,他身上从未转移的理想信念、他心头燃烧着的对新世界的希望之火,总能让观众尤其是当代青年为之动容。

巧的是,《问苍茫》和《鲲鹏击浪》剧组在电视剧开播后相继走进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座谈。创作者们收到的反馈中有这样一条高频出现:以青年人看世界的角度了解毛泽东,以年轻态的审美讲述了思想成长与革命实践相互映照的故事,引发青年深刻的共鸣。(记者 王彦)

【责任编辑:周晓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