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灵动襄阳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30日07:27 来源: 经济日报

“樊,仲山甫所封也。”2800多年前,周王室重臣仲山甫被周宣王封为樊侯,拉开了襄阳建城史序幕。

三顾茅庐,天下自此三分;羊祜献策,三国归晋,襄阳是三国起源地和终结地。楚先民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奠定了八百年盛世基业。这里是荆楚文化发祥地、汉水文化核心区,有“不到襄阳不识城”的美誉。

“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2004年,襄阳获得中国首届魅力城市称号时,金庸、冯骥才等文化学者为襄阳撰写的颁奖词,如此定义襄阳。

走进襄阳,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历史与现实交织、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交织,既古又新,反映在经济生活上,就是创新与变革。

襄阳,本就是站在时代风口的灵动城市。

“三线”潮

2021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电影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创造了50多亿元的票房奇迹。影片导演贾玲,地道襄阳人。电影取景地603文创园、湖北化纤厂、5713工厂等地,都是过去“三线工厂”的旧址,见证了襄阳的繁华与过往。

“夫襄阳者,乃天下之腰膂也。”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上世纪60年代,控扼南北、承东启西的襄阳,成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

湖北化纤厂、文字603厂、襄阳轴承厂、湖北制药厂、卫东机械厂、江山机械厂、东方化工厂、宏伟机械厂、航天42所、航天609所……一大批纺织、军工、医药、化工和航天航空产业企业的落户,奠定了襄阳现代工业的基础。

中国第一台宽幅汉字打印机、中国第一台电子通信电源成套设备、中国第一台激光电子点钞机……“襄阳当时有80余种工业产品和技术全国领先,创造了众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引领了经济发展潮流。”长篇纪实文学《潮起襄阳》作者欧阳敏说。

从1982年起,襄阳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

有波峰就有波谷。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战略调整,曾经辉煌的“三线”工厂不断向城市转移,在襄阳留下大量老旧厂房,成为闲置资源。

2015年,原襄樊市第一棉纺织厂因为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外迁,旧厂房面临拆迁的命运。

企业负责人找到了房地产策划师刘翀云。“旧厂房占地面积仅18亩,不适合开发房地产,但老旧的厂房车间非常具有年代感。”刘翀云建议,将老厂房开发成文创园,因为厂址位于建设路21号,襄阳第一家文创产业园“建设路21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此诞生。

文化元素的注入,让老旧厂房变得有滋有味:斑驳的红砖墙、粗犷的钢铁架、雅致的小院落、高大的旧厂房……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丝滑结合。

随后,一批由“三线”工业企业旧厂房改造成的文创园应运而生:603文创园、5713航空展览馆、609油画村、银河运动公园……这些具有年代感的旧厂房被众多影视剧导演看中并前来取景拍摄。

《你好,李焕英》的火爆出圈,带火了“三线”工厂怀旧游。襄阳顺势策划推出“影视拍摄基地+工业遗产+怀旧游”等8条旅游特色线路产品,把传统的古隆中景区、中国最大的仿唐建筑群唐城影视基地、汉城影视基地串点成线。

一部《梦华录》,让宜昌姑娘邱玉晶对拍摄地唐城影视基地念念不忘。她和朋友相约襄阳,每人租了套唐装,宛如古装剧中的演员,逛东市跑西市。“游一回唐城,当一回唐人,不虚此行!”邱玉晶说。

一座襄阳古城,三座文化新城,古今交融,演绎了新时代的文旅传奇。

襄阳造

每天清晨5点,1320台新能源公交车便开始穿梭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其中,有887台“襄阳造”纯电动客车,见证了襄阳现代产业的“裂变”。

“三线”建设后,襄阳抓住了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三线”工厂纷纷从山区迁往城市。1983年,第二汽车制造厂从十堰搬迁至襄阳,二汽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随后不断入驻。

1992年9月,第一辆富康轿车从襄阳下线。此后,风神蓝鸟、天籁、英菲尼迪……一辆辆新车型不断下线。襄阳成为新兴汽车城,汽车产业产值一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2010年,襄阳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一车独大的产业格局,让襄阳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忧的是,汽车产业一有风吹草动,对当地经济影响巨大。

为实现产业上的多点支撑,襄阳在多个新兴产业上布局发力。

首先,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条技术路线上全面布局,形成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动力电池检测等国内最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1年,襄阳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跻身国内十大汽车产业城市。2022年,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进驻襄阳,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3年8月30日,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成为全国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

其次,“三线”建设时布局的一些院所、企业通过改造升级、科技创新迅速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襄阳造”变成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国内第一家研究电机软启动的科技机构襄阳市机电研究所,技术骨干“下海”创业,先后创建大力电工、追日电器、万州电器等30多家电机软启动企业,占据全国75%的市场份额。“襄阳造”电机软启动,成为行业标准。

由襄阳市胶粘剂研究所改制的回天胶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不仅成功上市,还成为全国汽车胶粘剂行业龙头,打破了国外高端胶粘剂的行业垄断。

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在原来的航天42所、卫东机械厂等企业基础上合纵连横,生产战机弹射座椅、国产大飞机座椅以及密封设备、救生设备,用在了神舟系列飞船和探月工程上。

襄阳鑫航联达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国东,幼年时随参加“三线”建设的父母亲从山东烟台来到襄阳,成为一名新襄阳人。作为“三线”建设的后代,他接过父辈接力棒,研发出国内第一款民用无人机降落伞。2023年8月,美团无人机送外卖获得民航局批准。这种可以送外卖的无人机上使用的正是王国东研发的降落伞。

工业制造变成工业智造,越来越多的“襄阳造”不断走出国门,漂洋过海。

2023年10月2日,雅万高铁正式商业化运营,这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看到这条消息,自豪感爆棚!”金鹰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王江兴奋不已。金鹰重工先后出口3个批次13台(套)轨道工程装备,助力雅万高铁建设,保障了建设进程快速推进。

从汽车产业一家独大,到如今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13个产业群雄并起,“襄阳造”的支撑,让襄阳经济发展更加稳健,经济实力稳居湖北省第二位。

古城风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地的襄阳,因地处水陆要冲,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明清时期,襄阳会馆林立,商铺满城,形成了“千帆秋水下襄樊”的盛景,九街十八巷商业街区蜚声海内外。

保存完好的陈老巷是九街十八巷之一。小巷里,曲折幽静,青砖灰瓦,木板铺门,古意盎然。不到200米长的小巷里,“文艺范儿”的茶吧、酒吧、手工制作等文创小店,引领着襄阳消费潮流。

陋室茗是这条街的文化创意小店之一。店主吕慧君2015年从汕头来襄阳创业,就是看中了襄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想通过挖掘襄阳文化来引领年轻人的消费”。

2023年国庆长假时,襄阳元素的文创产品火爆销售让吕慧君措手不及。“城砖酥、诫子酥、月英花田等产品都卖空了!”

最火的城砖酥以糯米、面粉、黑芝麻、凤梨馅等为原料,是一种颜色青灰、状如城砖的小糕点。产品创意来自于襄阳古城墙。这款文创产品的设计师李文翰,其父母也是当年“三线”建设时从武汉来的襄阳。

“襄阳城墙可以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李文翰说,他以城砖式样设计了这款具有浓郁襄阳文化符号的创意小糕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人追捧。

襄阳古城墙从汉代开始建设,历经千年沧桑。特别是宋元大战,前后打了六年,襄阳因此被誉为“铁打的襄阳”。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守襄阳的故事,就是以宋元大战为背景,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

以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创意,许多老产业得以鲜活与重生。

“襄故里”牛肉面,就是通过对襄阳具有百年历史的街头小吃——襄阳牛肉面进行不断创新后的“潮食品”。

2014年9月,在温州打工的小伙子赵威回到家乡——襄阳下辖的宜城市。时常接到外地朋友电话希望尝尝地道襄阳牛肉面的赵威,向一位有30多年牛肉面制作经验的老师傅拜师学艺,把过去靠个人经验制作的配方进行标准化、精细化革新。

不只是赵威,也不止于“襄故里”。“楚牛襄”“襄面郎”“老樊城”……一批具有襄阳历史文化符号的品牌牛肉面不断被开发出来,走向国内外市场。

襄阳古城的底蕴,被不断地挖掘、提炼成文化符号,经过一个个“小诸葛”的表达诠释,丰富了城市IP,也成为襄阳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千古隆中对,侠义襄阳城。襄阳,一座有灵气的城市,历史上曾多次搅动时代风云,在新时代的风口正乘势而上。 (作者:涂玉国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