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科院召开“发掘弘扬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廖逢倩 实习生 刘璐 通讯员 程露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长江两岸的人们正用心用情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文化赓续不绝。2024年1月9日上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文史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发掘弘扬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这是该院主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发掘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黄学龙致辞
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黄学龙在开幕式上致辞。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表示,湖北作为长江干线径流最长省份,是长江文明的源流地、长江文化的涵养地,也是肩挑上下游、贯通南北岸的文化关枢之地,在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上,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学术积淀。省社科院牵头举办的首届楚文化暨长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长江文化研究的发端。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为主持会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荆楚文化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玉堂作主旨报告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方勤作主旨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琦作主旨报告
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为主持。省社科院荆楚文化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玉堂从长江流域古代重大科技创举切入,阐述了长江流域水稻、茶叶、丝织刺绣、水利工程遗产的重要时代价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方勤详细介绍了长江流域出土文物与文化遗产,提出应进一步深化长江文明研究与传承,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立足学科建设,提出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深挖文献、人才培养等方面拓展湖北历史文化研究,推进湖北“三大体系”建设。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彭玮主持青年交流环节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陈文华发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曾成发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莹发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骏杰发言
青年交流环节由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玮主持。文史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青年学者陈文华、曾成、黄莹、张骏杰等围绕保护传承长江文化、推动长江文化发展的荆州路径、深入发展长江文化研究、长江饮食文化等主题依次发言。研讨会还设立了研究生交流发言和专家点评环节,吴琦对中国史方向在读研究生代表胡俊清、王嘉睿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史专业2022级研究生胡俊清交流发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23级研究生王嘉睿交流发言
最后,邓为对本次研讨会做出总结。她表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为发掘弘扬、保护传承长江文化提供了兼具学理性与实用性的建议。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将继续聚焦科研主业和区域文化研究优势,开放办院,与社科界同仁协同推进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