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我的本职工作是推出‘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1月25日,省人大代表、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文新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
37年梨园岁月,从青春韶华到华发渐生,余文新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于自己挚爱的戏曲事业。“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不仅是黄梅县的名片,更是湖北乃至中国的名片,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去年,当选人大代表后,余文新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做强做大黄梅县黄梅戏文化品牌。这条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他所在的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正式升级更名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实现了从县级平台到省级平台的跃升。
如何将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胜势?余文新脚步不停、思考不止。
省人大代表余文新
为探索保护黄梅戏的创新路径,在带领剧团繁忙演出的间隙,他先后前往安徽安庆、河南郑州及我省罗田、团风等地调研当地黄梅戏产业发展现状,学习借鉴相关发展经验。这些地方将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令他眼前一亮。
得益于扎实的调研,他对黄梅戏未来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思考。此次参会,余文新特意带来了关于支持发展壮大黄梅戏产业赋能城市和产业集中的建议,希望可以从组织立法、产业发展、以文促旅等方面活态传承、保护发展黄梅戏。
“希望相关建议能为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贡献力量,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他说。
省人大代表余文新
记者手记
守住黄梅戏的“根”“魂”
□ 曹雯
在创新中“破圈”,在传承中发展。
在余文新身上,我看到了文艺为民的初心和扎实调研的担当。
为了守住黄梅戏的“根”“魂”,他带领着数十名演员,吟唱贴近“民间表达”的曲调。
为了提出更接地气的建议,他一次次深入走访调研,试图找到创新发展的“金点子”。
采访中,他话语铿锵,表示将在履职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提出更多有益于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坚守黄梅戏这方艺术家园,书写更加精彩的代表故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