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康玲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1月31日,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委员们围绕产业发展、品牌强省、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讨论。其中几位委员围绕流域综合治理,从推进湖北省长江生态碳汇能力建设、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建言。
建立“湖北湿地生态银行”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水资源极其丰富,湿地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发展生态碳汇潜力巨大。”联组会上,省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康玲说。
生态系统碳汇是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康玲介绍,近年来,长江流域储碳固碳能力稳步提高,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碳汇能力建设,充分挖掘长江生态碳汇价值。
在顶层设计方面,康玲建议,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启动长江生态碳汇建设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并探索建立全省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标准体系,将长江生态碳汇建设纳入流域综合治理范畴,逐步推动生态评价由“水质指标”向“生物多样性指标”延伸。
在固碳增汇方面,她建议,一方面要巩固现有存量,巩固长江生态系统碳库功能,稳定现有植被固碳能力;另一方面要深挖发展潜量,将生态碳汇能力建设纳入长江流域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修复工程,构建完整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同步提升。
同时,建议建立全省长江生态碳汇数据库,不断提升长江生态碳汇监控效能,并构建碳汇数字孪生平台,对各类碳汇监测、管理、交易、核查实施精准、有效管理。
如何激活碳汇资源,实现长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康玲表示,要提高长江生态碳汇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并推动长江生态碳汇资源价值实现。她建议,积极推动建立“湖北湿地生态银行”,推进长江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研究开发并逐步引入“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在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湖北省碳市场交易体系领先优势,研究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向长江生态碳汇建设项目聚集,支持相关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联组会上,还有委员从强化绿色理念、探索“生态美”路径等方面,建议进一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省政协委员、十堰市政协主席赵哲介绍,在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十堰市茅箭区茅塔河,当地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清水入河,确保源头治理无死角。当地还积极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逐绿向新,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绿色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赵哲表示,进一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坚持绿色优先,有序安排建设计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深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吸附能力,推动“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要真正实现干部“沉下去”、群众“动起来”,汇集群众智慧,形成工作合力,构建乡村利益共同体运营机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