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十周年 生态绿带“串珠成链”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0日21:1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视频:记者实地探访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陈玲、王怡人)3月20日,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市蔡甸区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举办。当日,记者实地探访中法武汉生态城标杆示范项目——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了解项目背后的设计理念与生态价值。

湿地如画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位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东南部。走上涵养带岸线,草木葱茏、野趣天成,涵养带内的水体清澈灵动,水下植物随波摇曳、鱼虾穿行怡然自得,白鹭、黑翅长脚鹬、棉凫等生态指标性物种在此觅食栖息,人类活动与自然湿地巧妙融合,又互不干扰。

“该项目是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标杆示范项目,建设方为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由武汉城市发展集团所属生态设计院设计施工一体化实施,日前一期已正式完工,向外界开放。”生态设计院项目策划中心副主任李茗柯介绍道,“中法湿地生态涵养带是在半岛小镇最末端,陆地部分呈楔形半岛状深入后官湖,东西两侧形成天然的湖湾,南面濒临后官湖主湖面,沿湖的消落带占有较大比例,是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缓冲区域和天然屏障。”

据了解,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系统基础网络建设、统筹推进各要素保护与修复、全面开展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着手,重塑一个可持续的自然与功能共融的湿地涵养带。

污染“零增量”面源污染削减超70%

通过构建环半岛湿地链,发挥地形优势,搭建三级韧性城市排水体系,涵养带实现了区域百年排水安全。通过湿地链水系循环,多个小微水体构建多级联控,该区域水质净化达到Ⅲ类,对后官湖污染实现了“零增量”。

“项目构建了三级排水净化网络,最终将实现面源污染削减71.8%。”李茗柯介绍,“我们打通位于2条排水廊道、5个出水口上的坑塘,引导地块自然排水,连通渠道主要以明渠为主,并通过植物固坡,5个出口水采取溢流堰的形式,不仅可以控制控制流量还能提供步行通道,近距离观察水流情况。同时,在地块排水的同时也利用一体化泵站增设了一条补水路径,让水量较小的季节也能通过一条完整的循环系统实现水体的流动,只有流动的水更为灵动。”

此外,项目还通过修复退化的场地、为生物建“食堂”“驿站”、清除入侵生物等生态功法,丰富生物多样性,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让生态之美可观、可听、可感,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生态科普课堂。

贯彻先进理念 探索生态保护利用新模式

在“生态资源与绿色发展”分论坛上,生态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孟建军以“中法湿地生境涵养带生态保护与利用设计策略与实践”为主题,介绍了该项目如何贯彻百年经典、非冲击建设、零污染排放等国际先进理念,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新模式,逐步将中法生态城建设打造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典范。

据悉,本届论坛以“乘‘十’而上·‘碳’寻未来”为主题,汇集中法政界高层、国际学界精英、商业翘楚和技术专家于一堂,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分享相关领域前沿经验与机遇,为中法两国及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昔日,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处缔结知音文化,而今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已然成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一路春光一路行,前来参观的行人游客为其贯穿始终的生态理念点赞,并纷纷表示,该项目充分展现了自然交替之美,让更多的生态原住民回归自然,为未来城市更好探索生态示范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董育雄】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