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
五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认真研究、积极部署,切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逐步形成了“顶层规划、部门协同、定点攻坚”的整体思路,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 建好育人“大格局”
该校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高度,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做到建设常态化、管理有抓手、支持有实招。
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形成了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的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校党委书记、校长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校领导坚持讲授思政课,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集体备课并授课,推动课程建设。
图为校党委书记张广军参加“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辅导员座谈会
该校党委书记张广军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辅导员座谈会上向广大辅导员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强调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要继续强化政治责任,在思想上认识肩上的使命;要强化政治能力,在行动上提升自身的素养;要强化政治担当,在协同中形成发展的合力。
图为该校校长尤政讲授“百年中国”思政公选课
校长尤政在“百年中国”思政公选课上以“百年党旗飘扬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创新新篇章”为题,深刻阐述我国科技创新百年艰辛探索,深入分析科技成就与创新,强调大国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深情勉励青年学子爱国、创新、求实、合作,争做科技报国的弄潮儿。
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以党建统领教研、以教研促进党建的机制。学院每位党委委员对接一个教研室、一门思政课,教研室和党支部实行集体备课与支部活动的有效融合,取得了扎实成效。2019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
构建协同机制 用好教学“主渠道”
学校持续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必修课程体系,及以“深度中国”为代表的思政课选修课体系建设,积极挖掘区域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结合相关的科学家精神内容,组织编写教学资源库,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筑牢课堂“主渠道”。
图为2023年6月29日教育部网站推介该校“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特色亮点经验
——建立并完善大思政课课程群。加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必修课体系。学校面向本科生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政课社会实践”六门必修课程,面向研究生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四门必修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承担。
——加强以“深度中国”为代表的思政课选修课体系。“深度中国”课程2019年、2020年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集体行动计划,2020年度入选首批本科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陆续推出“百年中国”和“星河灯塔——科学家精神”等选修课。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思政课社会实践”分别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
图为2023年11月9日“星河灯塔——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沉浸式思政课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花城小学开讲
——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课建设。建立专门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研室,建设了点面结合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立体教学模式:在面上,开设“思政课社会实践”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和院系社会实践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在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在全校遴选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立项资助并进行跟踪指导。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四颗明珠”等平台,将本校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
图为2023年6月25日学校召开“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会
图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图为2023年10月12日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加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工作力度。以课程为单位落实至少每月一次集体备课,建立了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邀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来校进行示范教学。积极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的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开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以赛练兵。2019年李建国和沈昊驹分别获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和一等奖。
抓好理论武装 凝聚课程“大合力”
2019年起,学校逐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法学院开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经济学院开设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教育科学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课程一并形成了具有华中科技大学特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
在本科生院的安排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秋季开始有针对性地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武汉地区最早以固定课堂形式比较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高校之一。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等为依据,录制并上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慕课20讲。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纳入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中心成立,面向全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
从2019年至今,我校的“概论”课程已建设五年。该课程已经实现了从选修到必修、从点到面、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的突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2022年教育部教指委组织制作了本课程的16个专题统一课件,我校以该统一课件为依据进行授课。建设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队伍。2021年建立了“概论”教研中心。2022年学校筹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全校人文社科学科中遴选优秀教师参与到“概论”课的专题教学中来。建立了比较良好的集体备课机制。学院先后邀请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概论”分教指委主任颜晓峰教授、副主任陶文昭教授、委员辛向阳教授等专家为团队作专题辅导。
加强队伍建设 锻造思政“大先生”
华中科技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建设了一只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要求思政课教师参加专题研修班、“周末理论大讲堂”和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将“六要”纳入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新进思政课教师宣誓誓词。积极遴选引进高端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优秀中青年人才,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国、省、校三级人才梯队。1名教师获批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15名教师入选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有14个教师的课堂入选湖北省优质示范课堂,多位教师获得湖北省和学校的教学竞赛奖项。有2名老师获得校教学卓越奖,有3人入选学校华中学者(教学)岗。多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传播的理论成果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政论、时政节目中播出,增强了社会影响力。
图为李建国教授所作的报告《危机中育先机: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获评“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图为10月29日《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节目创作座谈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中,单独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委员会中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将思政课教师在“三报一刊”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了学术成果范畴。严格实行了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师风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等评选中对思政课教师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一堂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青年学子们知道了因何而学,勇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之责;也明白了如何去做,奋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理论自信、行动自觉,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姿态,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子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