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位于新洲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天南海北“追星族”齐聚武汉卫星产业园,共谋大事——地上产业更好成链,天上星星更快成链。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
更多星链星座引来一群“追星族”
110家单位涉及高校院所、央企民企,链条从卫星“上天”超轻材料,一直延伸到卫星“下地”服务。他们都赶来参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的首届供应商大会。
“主动谋划新领域新任务,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初在汉成立,也是践行这一初衷。”总体部董事长、党委书记邹广宝介绍。
该部落地武汉7年来投资已超20亿元,目前在汉建有总部基地、卫星生产制造中心,并研制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建设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自动化生产,现又正在设计“楚天”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其组网规模将达516颗。
邹广宝介绍,星座计划带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上游,卫星研制涉及的原材料、单机产品,以及卫星发射所需的火箭,都会因为星座建设极大带动需求;产业链中游,卫星批量化发射入轨组成星座后,将面临的复杂程度远超传统单个卫星的测控要求,进而带动卫星测运控厂家发展和卫星地面站建设。星座建成后的应用,离不开终端厂商研制和推广更多类型的卫星接收终端;卫星星座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为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卫星应用注入变革新动能。因此,产业链要同心造“星”。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通讯员沈雷平 摄
“小精轻”,造更“实惠”的卫星
据业界评估,卫星成本中,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占比约50%上下。除此之外,为了保持卫星的可靠性,科研人员还要做大量的测试工作。一颗卫星从0到1的过程大概需要八个月的时间,这将导致持续增加成本。
航天“国家队”和“小巨人”在武汉集结,思考如何打造协同敏捷的供应链体系,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一起造又便宜又好的“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国臣教授介绍,其课题组一直与航天科工合作,研制星用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件,这能帮助卫星顺利入轨、目标跟踪、姿态稳定等。
王国臣介绍,商业航天星座计划对惯性测量组件体积、重量有严苛的要求,哈工大导航仪器团队创新采用光学集成陀螺方案,满足未来低成本、快速装配批量化交付的需求,“该惯性测量组件体积小、精度高,而重量仅几百克,在国内星用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件轻小型化方面居领先水平。只有做到更轻质化,才能降低整星重量,减少后端的发射成本”。
上海京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星船基站通信一体化等技术全国领先。
赶到武汉参加这场“星友会”的企业总经理贺群介绍,与在汉的空间工程总体部共同在研的已有6、7个型号产品,通过集成化设计节约了星上资源、降低了数据使用成本,还满足了卫星长期寿命需求。京济通信研发的产品在轨服务239颗星箭,其中部分产品在轨寿命超过7.5年。
一箭多星,“快递员”更“大力”
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企业市场企划部总经理王芳介绍,作为航天科工的潜在“供应商”被邀请,企业带来了更便宜的火箭“快递”方式。堆叠平板卫星是目前国际上快速发展的卫星结构形式,非常轻巧,将多颗卫星像书本一样摞在一起,充分利用火箭整流罩内的空间,可以降低火箭的运力损耗,从而实现一发火箭就能发射大量卫星的构想。
然而,堆叠平板卫星的星箭星间分离机构解锁装置技术成为现阶段的瓶颈。以前,卫星上天,要系上“安全带”、解开“安全带”再“下车”,每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座位”和“安全带”,每释放一颗卫星,均需要消耗一副“安全带”,如果是一箭多星,发射成本不低。
中科宇航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科研力量,已攻克这一难题,未来只须一副“安全带”就能实现规模发射。王芳介绍,这种分离解锁装置特别适合数百颗卫星的快速组网,“同时,我们还将借此次大会,与航天‘国家队’一起探讨:未来,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超低轨卫星能否形成一刻钟内的业务响应能力”。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王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