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东湖高新区试点设立“光谷卓工班”,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20:4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通讯员武宣)5月1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作为“武汉·中国光谷”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核心区,东湖高新区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的相关举措和计划。

东湖高新区周边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所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院所,科教资源丰富。自创立以来,东湖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发展出以“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为强大动力,以数字经济和新消费两大新兴领域为融合点,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现代化“221”产业体系,企业总数已超过13.6万家。伴随着产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和企业的共识。

2023年5月,在武汉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东湖高新区联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75家单位,共同成立“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并于9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

联合体成立以来,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精准对接产教资源供需。召开联合体理事大会,定期举办“光谷人才会客厅”,精准匹配高校企业,现场沟通供需对接。上线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和@光谷人网,常态撮合校企在人才引进、技术合作等方面合作。已成功促成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对接锐科激光、金山软件等开展实践培训。

深化产业实践教学,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教室搬到车间里、课堂设在产线上,工程师面对面教学,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产业动态。2023年已对接高校企业,开展华工科技“激光第一堂课”、新思科技“新青年成长营”、金山云“星云训练营”等系列实践课程。累计培训超过700人,实践总时长超过20万小时。

鼓励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校企深度沟通合作。结合高校教授到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与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承担教研任务,对合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人才评选为“光谷产业教授”。东湖高新区现已评选“光谷产业教授”109名,给予每人30万元支持。

2024年,为更进一步做深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东湖高新区将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常态推进产教融合。在激光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分批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由产业链龙头企业或服务平台牵头、相关高校合作运营。进一步提升产业实践教学比重,推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鼓励设立产业订单班,精准服务企业用人需求;建设开放型实践中心,常态化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

试点设立“光谷卓工班”,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广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经验,在重点产业鼓励“企业+高校”联合设立“光谷卓工班”,给予配套政策支持。通过校企“结对子”,共同助力高新区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

筹建产教联合总部基地,校地企共享技术平台。拟打造光谷产教联合总部基地,衔接导入各级政府、制造业企业、高校等资源,打造集产业实践、岗前和岗位培训、中试平台、创新技术联合攻关、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样板区”。

【责任编辑:袁筱】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