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文)入夏时节,青秧满田。6月2日,笔者出荆门城区,沿着西外环一路向南,来到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罗咀村,在朱家沟水库以南、陈家坡以北,平整后的农田成片相连,机耕道、排灌渠纵横有致,这里就是团林铺镇罗咀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核心区。
纵横有致的高标准农田。 通讯员 供图
罗咀村自去年11月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改造以来,陆续完成了2054亩的土地平整工作。平整前该村共有2700多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田块。现在,化零为整,1900块田线条分明、整齐通畅。
“过去我的11块小田都是分散的,东一个西一个。田间是羊肠小道,靠土渠输水,大水漫灌。耕种时还要迁就旁边的田主,偶尔还会发生一些小的争执。” 罗咀村村民何建明告诉笔者,改造完成后,何建明分到了4块连着的大田,新修的机耕道四通八达,便于耕种。良好的种植条件引来了种粮大户,今年,何建明将自己的4块田流转给大户,当起了“甩手掌柜”。
“我和老伴70岁了,还带着孙子,现在不用下田,只种个五六亩玉米地,人轻松不少。过去,我们想把田给别人种,田没整,不好种,没人接手。现在好了,田给大户种,旱涝保收,压力没那么大了。”何建明说。跟他一样,村里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家中劳动力少的农户,在农田改造完成后,都将自己的大田流转给了大户。今年全村就有530亩的土地流转出去。加上此前本地大户、家庭农场已经流转的千余亩,如今村里一半以上的土地,都由大户统一种植。
罗咀村党支部书记罗洪阳告诉笔者,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村里引来种田大户经营田地,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户耕地地块小、管理不方便致土地撂荒的问题。
平整后每户分得的田地面积略有减少,且田块有远有近,如何分配才能避免纠纷呢?罗洪阳表示,大伙儿对农田改造翘首以盼。改造前充分征求了村民们的意见,大家觉得虽然面积会少一点,但改造后机耕道不仅宽敞,还能延长机械作业线路,减少机械折返频次,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一致表示赞成。所以在改造完成重新分配时,并没有遇到阻力。重新分田时,一般就近分配。即使有远一些的田,由于机耕道方便,也很容易被村民接受。
据掇刀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负责人李明介绍,在罗咀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的过程中,还一并修复了生产路4200多米,并配套了涵管68座,下田埠28座。通过配套灌溉设施,改变了传统渠道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肥、高产稳产、高效利用的目的,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
笔者了解到,自2010年以来,掇刀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2.53万亩,在建改造提升项目0.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62%。2024年掇刀区还将在麻城镇荆港、三青等村同步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工作,预计改造提升面积5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