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文化中国行 | 宜昌肥鱼“游”出圈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2日08:06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地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让人们记住乡愁的同时,也助推一个城市出圈。

6月8日,宜昌端午美食嘉年华暨第二届宜昌肥鱼节在宜昌市西陵区步行街举行,众多海内外游客领略了“舌尖上的宜昌”。

征服万千食客味蕾

“出锅了……”只见五六名大厨合力抬开直径3米的锅盖,一股鲜香腾空而起,奶白的鱼汤在锅中翻滚,一颗颗乒乓球大小的鱼丸煮得Q弹饱满,大厨们从滚锅中舀出圆鼓鼓的鱼丸,浇上浓香扑鼻的鱼汤,递给排队等候已久的食客们。

“好鲜,真好吃!”上海游客李志义止不住一口连着一口,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宜昌肥鱼口感好,没有土腥味儿。”广州游客肖辉对宜昌肥鱼竖起大拇指。

宜昌端午美食嘉年华暨第二届肥鱼节以“‘鱼’你有约 ‘鱼回’味无穷”为主题,设有肥鱼美食地标餐厅、宜昌名菜、宜昌特色小吃等多个特色美食区域。

“肥鱼节人气很旺,3000斤肥鱼汤全部送完。”鱼豆吉餐饮公司总经理李乐高兴地说,通过现场直播,线上卖出一百多份肥鱼火锅。

代表峡江居民欢乐祥和

在宜昌,食肥鱼历史悠久。

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明朝时,宜昌长江肥鱼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文献记载,宜昌肥鱼以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最为肥美。

如今,宜昌人逢年过节,招待嘉宾,肥鱼已成为一道必上“硬菜”。餐桌上一道鲜美的肥鱼,满足的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代表着峡江居民的欢乐与祥和。

“吃肥鱼,走宜昌,品三峡。”第二届肥鱼节启动仪式上,宜昌商务部门推出“宜昌肥鱼美食手绘长卷地图”,为市民、游客提供“美食美景导航”。宜昌市政府文化旅游专家顾问阚如良教授说,一场美食节的影响远不只在于品鉴美食,餐饮带动大产业,关乎大民生,持续打造肥鱼美食全产业链,推动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生态价值转化,能在提供多样化、品质化餐饮消费产品中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制作技艺传承不衰

2017年2月,宜昌发布“十大名菜首席榜”,宜昌肥鱼位列榜首;2023年5月,宜昌被评为“鱼(肥鱼)美食地标城市”。2024年5月,宜昌城市品牌推广周发布会上,宜昌肥鱼再次位列宜昌十大名菜榜首。

“切块、漂洗、沥干、热油慢煎……”在聚翁酒店后厨,每当罗沿海拿起长勺,周围总会围起一圈学员。

他是宜昌原味肥鱼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每天上炉做一顿原味肥鱼是多年的习惯。“只有手拿铲勺,才能保持做菜的灵感,这是对肥鱼技艺传承最大的尊重。”罗沿海说。

在点军区楠木溪水库旁,湖北明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建设宜昌肥鱼数智化产业基地,以肥鱼种苗培育、养殖销售、科普研学、肥鱼文化、药膳肥鱼等为核心,打造肥鱼规模化、品质化、品牌化全产业链。

去年,宜昌道地食材示范基地的肥鱼产量达到1500吨。

宜昌肥鱼,正“游”出圈。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