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原创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第十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16: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薇 杨梦楠)6月1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湖北省高校青年工作研究会、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共同举办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厅顺利举办。来自该校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共聚一堂,共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教授赵凌云,湖北省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正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詹健,团委书记罗迪,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童文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学东,院长岳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明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梁浩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共同参与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学东主持。

会议伊始,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正学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号召广大青年学者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谢正学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仅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而且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内涵。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昂扬的姿态和扎实的行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

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教授赵凌云发表致辞。他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觉践行和弘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肩负的时代使命,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詹健介绍论坛征文情况并向获奖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祝贺。本次论坛共征集有效稿件1341篇,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来稿718篇,全国重点马院来稿391篇。经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多轮评审,共评选出获奖论文71篇,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颁奖环节,赵凌云、喻立平、唐皇凤、谢正学、雷江梅、阮一帆、梁伟军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主旨报告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主持。

湖北省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作题为《传承大道文化 建设现代文明》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其推进和拓展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且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道”文化,强调“道”既是中国人民处世哲学的精髓,也是灌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活水源头。他呼吁青年学者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典籍,将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生命境界。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以《文明形态演进的生命目的》为主题进行发言。他立足多学科视角,对“文明形态”这一核心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丰富内涵进行探讨和对比,阐述了文明形态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这一视角下社会发展的动态规律。接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剖析了文明形态演进背后的深刻动因,揭示了这一演化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展现了人类为实现物种永恒存续这一宏伟目标而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智慧结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以《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为题进行分享。他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理论分野和概念辨析问题引出报告主题,通过鲜活例证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实践加以分析,强调了准确定位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此,他提出,必须要摒弃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任何形式的偏颇与局限,以全面、辩证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局限,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目标。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皇凤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之维》主题进行发言。他深入解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多元复合架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文明所展现出的独特且鲜明的时代特性,着重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他明确提出,在推进新时代实践中,应当坚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机平衡战略,相互支撑、协调并进。

主题报告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长义主持。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罗志刚围绕“第二个结合”,深刻阐释了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路径选择,强调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雷江梅从理论层面出发,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继承发展,列宁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深化创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积淀中孕育诞生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阮一帆分析揭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涵意蕴,并提出新的文化生命体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基础,因而具有科学真理性、开放包容性、鲜明时代性等机体特征。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为引,论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意涵所在与实践路向选择,强调要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文化自信、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在引领人类文明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银河强调“价值观是文明最深层次的内核”,进而提出要在社会价值观、发展观、治理观、生态观、天下观等维度理性分析和比较中西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价值。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波深入剖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指出要准确把握其生成基础和时代价值,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多民族国家制度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构筑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详细阐明了马克思文明形态思想的产生来源,并对其三方面内容的共同特征作出分析解读,进而论证了马克思文明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沫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引领向度,回答了“靠什么引领”“引领什么”“怎么引领”三个重要问题,强调要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两个结合”、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等,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继伟从理论概念和思想内涵出发,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基本内容上的关联性、理论根基上的共通性等相同特征,强调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吕宏山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宗旨,阐述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赋能“两个结合”持续推进、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落实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落地和实践成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蔡超从必要性、实现路径、重要意义三方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文化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会通之处,表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同中国历史文化体系深度融贯的思想资源,才能够真正做到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会议还举行了分论坛,青年学者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现代文明”“百年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闫帅副教授作闭幕式总结。他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感谢,强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前沿议题的学术价值,呼吁大家积极承担起以学术研究透视政治现实,实现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使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筹办的年度学术盛事,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秉承“开放治学,以文会友”的优良传统,为国内青年学者搭建起学术对话的坚实桥梁。此次论坛在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引领下,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核心议题成功搭建起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跨地域、跨学科的深度对话与学术交融,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未来,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引领青年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勇攀高峰,不断书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