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廖逢倩 实习生 赵闽瑶瑶 通讯员 李雷)宜昌市秭归县三溪河村是有名的“秭归脐橙亿元村”,脐橙种植面积7000亩,脐橙年销超1亿元。
2024年5月,三溪河村领取了秭归县人民政府授予的“秭归脐橙亿元村”奖牌
曾经,这里山高路陡,黄金果难下山,村落人居环境难提升。面对“两难境地”,三溪河村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围绕群众,运用共同缔造“金钥匙”,探索“小轨道+小积分”模式。如今,三溪河村实现脐橙产业和人居环境双向提升。
开展“三必访” 找准群众需求
今年以来,三溪河村共同缔造专班在中坝子村落逐户开展《三溪河村共同缔造村情民意调查问卷》。遍访“村落群众、市场主体、乡贤能人”三类不同主体,发放、收回问卷41份,走访市场主体5家、乡贤能人3人、村落群众32户,对村落基础和共同发展相关的18个问题逐一开展调研,收集一手意见建议共22条。
三溪河村共同缔造专班边发调查问卷边宣讲,邀请村民加入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队伍中。
2024年4月12日,三溪河村共同缔造专班开展“三个必访”
多方搭台连线 共建美好家园
三溪河村共同缔造专班通过前期走访了解到当地村民反映最多的2个需求是美化院落环境、建设柑橘运输轨道。三溪河村共同缔造专班会同县政协召开“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和美乡村”村落夜话,通过“政协搭台子、群众出点子、能人指路子、部门接单子、共同美村子”的“五子连线”共同缔造方法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帮扶单位县纪委、乡党委政府等县、乡、村、村民共同发力。
2024年5月,村民参与脐橙运输轨道选线
2024年5月30日,在三溪河村中坝子村落召开“一线协商 共同缔造”屋场会商定脐橙运输轨道项目
通过“五子协商”,不少村民主动提出让地让树、投工投劳,并推选管事人郑家军和监督员姜明2人。村民每户1000元共集资1.8万元,村民投入折算价值近10万元,确定帮扶建设1条700米柑橘运输小轨道,争取衔接资金18万,累计筹集资金28万元。为解决脐橙产业运输难题,村民主动报名“千户示范、万户整治”人居环境提升“千万行动”。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是三溪村成功推进共同缔造的关键。
三溪河村在中坝子村落建立垃圾分类点
2024年6月19日,村民主动浇筑花盆、美化庭院
探索“两大机制” 共享发展成果
柑橘运输轨道建成后谁来管?“千万行动”提升行动如何持续推进?总结过去积分制“没钱转不动、没人管不好”等不可持续问题,三溪河村探索形成“两大机制”,即“可持续化积分机制+有偿式共管扶贫资产”机制,这是三溪河村共同缔造的精髓。
村民投工投劳建设轨道,所有投资和受益户加入“郝橙共管服务队”,民主推选小轨道运输管护员和监督员。村民柑橘销售使用轨道有偿服务,每斤0.1元。该片区每年约有30多万斤柑橘需运输,可帮助村民节约运输成本6万余元,创造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2:3:5”的比例,分别用于“管护员工资—公益积分兑换资金—村集体经济”。
三溪河村脐橙轨道日常运行管护
如此一来,公益积分的“资金池”有了源头活水,村集体扶贫资产又能得到有效管护和运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有助于利用公益积分调动群众参加“千万行动”等公益事业。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两大机制”共同缔造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三溪河村俯瞰
如今,产业提档升级了、柑农收入增加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三溪河村围绕群需定方向、产业促振兴、发展找规律,推动建立“郝橙、郝水、郝人、郝美”的“四好”村落自我服务组织,根据本地产业实际情况,补短板、强优势,强产富民、强产兴村。
报名单位:宜昌市秭归县水田坝乡三溪河村村民委员会
【专家点评】
“小轨道+小积分”迈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一大步”
□赵丽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宜昌市秭归县三溪河村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小轨道+小积分”迈出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一大步”。在脐橙运输轨道建设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探索出“五子连线”共同缔造方法,形成“政府部门+村集体+农民+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结构和权责关系形态,取得了“1+1>2”的治理效果。针对轨道建成后管护问题,建立“可持续化积分+有偿式共管扶贫资产”机制,为健全国家投入乡村振兴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