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主任(右一)带领团队为冯奶奶实施手术 通讯员供图
冯奶奶握手致谢徐承义主任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吕惠 宋蒙)心衰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射血分数仅26%、三根大血管几乎全被堵死,78岁高龄的冯奶奶游走在生死边缘。面对保守治疗随时可能猝死,做搭桥手术又存在诸多禁忌的棘手情况,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团队果断启用全新引进的国产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保驾护航,成功为冯奶奶实施了支架植入术,拯救了其濒临崩溃的心脏。目前,冯奶奶恢复情况良好,已于8月6日康复出院。
极高危复杂冠心病 命悬一线
家住江西的冯奶奶自2014年起开始出现胸闷不适,以为是气管炎犯了,并未引起重视。退休后忙于照料自家菜园的她,自打有症状以来,明显感到体力大不如前。“以前在地里能呆一整天,现在干几分钟活就累得不行。”最近,冯奶奶因为心衰问题三番五次住院,发现其心脏的三根大血管有两根已经完全堵塞,仅剩的一根血管也狭窄成“一线天”,雪上加霜的是她还有肾衰问题。
面对高龄高危、病情复杂的冯奶奶,当地医生束手无策,不愿放弃的家人经多方打听后,带着她慕名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求诊。据悉,心脏射血分数和NT-proBNP值是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心脏射血分数在50%以上,冯奶奶仅26%,正常人的NT-proBNP值为125pg/ml,冯奶奶竟高达21万pg/ml,其心脏功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冯奶奶入院后,医生立即对她进行了抢救,开始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进行药物调整治疗,尽管她的心功能暂时稳定了下来,但并非长久之计,若不及时手术开通血管,短期内心衰的严重状态难以纠正,长远来看也可能因预后不佳而随时猝死。
“救命神器”护航手术 成功保命
“摆在冯奶奶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做外科搭桥手术,一个是做微创介入手术,但她年龄大、心功能差,又有严重肾衰竭,如果选择搭桥,围术期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因此仅有介入手术这一条路可走,但同样面临巨大风险。”内科监护室主任徐承义介绍,像冯奶奶这样射血分数小于35%的患者,在行介入手术的过程中存在循环不稳定,甚至心脏骤停的风险,需要在循环辅助器械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循环辅助器械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IABP无法主动辅助心脏,血运循环支持也有限,而置入ECMO创伤性较大,还可能引发并发症,运行管理难度也不小。相较之下,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经股动脉微创置入心脏血泵,能够全程提供稳定的流量,有效维持了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相比ECMO更加微创,相比IABP也使手术更加安心。
7月29日下午,心内科主任宋丹带领手术团队,通过导丝穿刺冯奶奶股动脉,迅速置入全新引进的国产OmniHeart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随着微型血泵开始工作,冯奶奶的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增强,心脏射血也越来越平稳有力,手术团队乘胜追击,利用球囊扩张血管病变部位,随后成功植入支架,成功完成了血运重建。待冯奶奶的心脏供血情况稳定后,放置其心室中的血泵被顺利取出,手术历时3个小时圆满结束。
手术后的冯奶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回到内科监护室的她,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日渐好转。“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感谢徐主任,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前夕,冯奶奶握着徐承义主任的手连声道谢。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再添新利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日趋复杂,部分患者伴有高龄、重度心衰、多支血管病变、心脏射血分数低于35%、心源性休克等危重情况,往往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接受介入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较高。国产OmniHeart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出现,为复杂的手术操作创造了条件,拓宽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
“这个器械不仅操作方便,在它的支持下,我们医生在手术当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处理血管问题,即使术中发生了心衰、心脏骤停等情况,都能及时进行应对和处理。”徐承义主任表示,OmniHeart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一种全新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的疗法,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为更多复杂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随着OmniHeart介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正式引进,继ECMO、IABP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又多了一个心脏重症救治“神器”,在心脏重症器械辅助治疗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未来将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和更先进的治疗策略,真正惠及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