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沈素芬 通讯员段帅 实习生赵闽瑶瑶)8月14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荆楚文化史》出版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荆楚文化史》正式出版及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研讨。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兴於,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主持。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植代表出版单位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荆楚社科名家、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朴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锋作为专家代表发言。
《荆楚文化史》出版研讨会现场
《荆楚文化史》由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组织编撰、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刘玉堂教授担任总主编,分史前、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6卷,近300万字,是荆楚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湖北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项目。
湖北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王兴於
湖北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兴於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做好荆楚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工作。《荆楚文化史》的出版发行,全方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荆楚文化。希望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荆楚历史、热爱荆楚文化。希望专家学者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荆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发扬荆楚文化精髓,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海军
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指出,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璀璨夺目,傲然卓立于中国地域文化之林,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荆楚文化史》是一部集荆楚文化底蕴、荆楚历史贡献、荆楚文明发展于一体的史诗之作,更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之作。省委宣传部将一如既往支持荆楚文化研究优秀项目,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篇大作,培养一批具有突出理论贡献力的名师大家,建设一批具有极强学术竞争力的名院大所。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爱国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荆楚文化史》以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论证、卓越的史识,梳理探索了荆楚文化的历史源头、演进轨迹和卓越成就,完整清晰地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近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又一突出成果。全省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为推动文化强省、社科强省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李植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植表示,《荆楚文化史》的正式出版是对过去一个阶段荆楚文化研究的总结,也是进一步深化荆楚文化研究的新起点。今后,长江传媒将继续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出版服务,持续打造荆楚文化品牌。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杜建国
组织编撰单位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建国介绍,《荆楚文化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揭示出了荆楚文化的基本特征、分衍状态和流变趋势,勾勒出了荆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乃至外域文化间多向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轨迹。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继续推出一批有思想、有品位、有影响的学术精品。
《荆楚文化史》总主编 刘玉堂
《荆楚文化史》总主编刘玉堂说,全书坚持用事实说话,注重各类最新研究成果的运用,在行文风格上既注重学术性又注重普适性,是各类读者都能读得懂的学术专著。
政协第九届湖北省委员会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王生铁,政协第十届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佑才,政协第九届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武清海,省政协相关部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和处室的负责同志,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和特邀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和专家,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荆楚文化史》各分卷主编,省社科联各部室和直属单位的工作人员参加研讨会。
专家代表发言摘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前会长 张海鹏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说,《荆楚文化史》涵括了湖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以及以后历代的人口结构、民族构成、生活习俗、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科技发展、宗教信仰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全面揭示了中华文化在湖北的传承和发展,揭示了荆楚文化在中华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是一部学术积淀深厚、受大众欢迎的学术型科普读物,它的正式出版为荆楚文化研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荆楚社科名家、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马敏
荆楚社科名家、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说,《荆楚文化史》的编撰出版,既是奠基于先前楚文化、荆楚文化研究的丰厚积淀,汲取了学术界长期研究的成果,又独辟蹊径,开拓创新,树立了荆楚文化史研究的新地标,是一部具有高度学术性,同时又兼具普及性的雅俗共赏的学术著作。《荆楚文化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荆楚文化通史,取“中观”的立场达到了“思”与“史”之间的微妙平衡,对荆楚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了迄今最为全面的概括。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朴民说,《荆楚文化史》充分借鉴和利用新出土的考古资料,结合传世文献,积极进入学科的前沿领域,使自己的研究及其相关结论建立在新的学术生态之上。其中先秦两汉部分全面系统地再现了这一时期荆楚文化的整体面貌,对这一时期荆楚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做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科学公允的概括和解释。总体来看,《荆楚文化史》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地域文化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境界,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 陈锋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陈锋说,《荆楚文化史》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而有特质的谋篇布局。楚简与楚文化的章目、茶与中外交流的章目等等,上下纵横八千年,历朝历代各有特色。二是恰当而凝炼的文化特色的归纳与表述。本书借鉴了以往研究成果,归纳出荆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和“五种精神”。三是科学性、学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书中所论荆楚文化对中华伦理的浸润,楚辞汉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茶文化、药文化以及活字印刷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内容都达到了“三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