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表示,今年的暑期档就要落下帷幕,在三个月时间里,有期待、有喜悦,也有失落和泪水,看到了不足。“进入暑期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表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去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显出中国电影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可以说,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
毛羽认为,中国电影的产品供给仍然不足,优质内容稀缺,高品质、多样化尤其是代表电影工业、科技水平的大制作还很少,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相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有影响力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屈指可数,与作为内容产业高端的电影严重不符;中国电影企业还很弱小,拥有完整产业链、专业分工细致、发行网络健全、雄厚资金支持、抗风险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强大的电影企业还在成长的路上;中国电影的市场体系亟待完善,中小成本投资的多样化影片还不知道如何找到各自的观众,大多数影院习惯于等米下锅,还不知道如何走出影院去主动服务、经营周围的观众,分线发行精准施策还在观望中,同时,整个行业还过度依赖票房收入;中国电影的观影人次还在减少,年轻观众疏远影院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毛羽表示,今天的电影竞争已经不是电影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要相互鼓励、相互团结去和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竖屏剧、虚拟现实文旅体验等多种娱乐形式竞争。此外,中国电影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网络舆论对电影的影响加剧,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愈加明显,电影评论更加犀利尖锐,更需要电影人拍出的电影经得起万千目光的审视,更需要电影人尊重观众的心声,冷静、理性、平等地看待观众的感受。文/记者 肖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