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 武汉新质生产力澎湃而起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16:3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郑一鸣)“九省通衢”之地武汉,今年上半年GDP超过9975亿元,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城市发展能级迎来“质的飞跃”。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城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武汉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这座城市不辱使命的应有担当。

无人机全自动巡飞,从空中参与城市治理;无人驾驶车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智能网联汽车取得重大突破;“武汉一号”带着城市逐“新”的雄心和信心,冲上云霄……在武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速破圈,不断释放澎湃动力。

发挥优势,布局未来产业

“嗡嗡嗡……”8月20日上午,随着飞行指令的下达,一架架无人机扇动机翼,从机库缓缓起飞,升至马驿水库上空,开展水域巡查。

“亲爱的市民朋友,请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事故发生……”发现有几位市民在水库里游泳,无人机便在水库上空对他们“喊话”。与以往不同,这次无人机飞行并无飞手操控。找到游泳的他们,并且发出警告通知,都是无人机自主完成的。

“这是因为运用了低空AI中台,这是国内首创的低空运营系统,集成各式各样的算法程序,提供更多自动化、无人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让无人机执行多种任务。”普宙科技项目总监常雷说。

在武汉,打开低空想象力的不止普宙科技一家——

电鹰科技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电力和新能源运维巡检、航空测绘等行业,累计飞行起降超10万架次,去年营收超3000万元;

飞流智能聚力技术研发,手握近百项自主知识产权,陆续发布“可上塔的小型机巢”等行业领先技术和产品,已在多地部署应用……

低空经济“未来已来”,正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可期。”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蔡晓东介绍,武汉有近200家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服务的企业,其中最具“含金量”的整机研发制造企业10余家。从无人机研发制造、行业应用服务到“飞手”培训,武汉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

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机遇,加速提升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力,今年5月,武汉市政府出台《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真金白银助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当前,武汉市将围绕完善低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应用场景、差异化发展和壮大产业规模等方面重点发力,力争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聚链强链,抢抓新赛道新机遇

8月21日,武汉大学教授、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珞珈伊云)首席科学家毛庆洲,正在带团队测试一款国产化测绘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开始走进发展的黄金期,应用场景正在突破人们的想象,走向方方面面。”毛庆洲说,以岸线测量为例,针对类似水库这种包括水文、密林、山地等地形复杂的测区,传统测绘方式效率十分低下,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更精确地计算水位、容积、面积关系,效率更高,为今后防汛科学调度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在电力巡线、水土资源调查、城市三维建模、农林资源调查、轨道交通检测等领域,激光雷达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目前,珞珈伊云正联合业内企业,在测绘、检测、监测三个领域全面发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高精度激光雷达以及数据采集端解决方案。就在当下,其交付给某铁路勘察设计机构的激光雷达产品,正被应用于铁路改造勘测。

数字化浪潮下,北斗时空智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北斗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短报文等特色服务能力得到充分验证,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大力发展北斗产业,武汉早有部署。2022年,武汉公布了北斗产业在2022-2025年间的发展规划。文件中特别提到要“锚定‘双千’发展目标,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和引进北斗产业领域企业1000家,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在北斗领域,武汉拥有多位院士、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汉大学牵头建设的湖北珞珈实验室,在测绘、遥感、北斗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兴动能提供了重要基础。

目前,武汉北斗产业的应用已经多点开花,多面结果,在城市交通、智慧农业、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物流、城市电网、智慧水利和智慧康养等多个场景均有应用。北斗产业已成为武汉独具优势、极富潜力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创新,企业迸发澎湃动能

8月17日,武汉新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新创元公司)车间,自动化产线在生产集成电路封装载板。

“这种产品采用了新创元全球首创的离子注入镀膜技术(IVD),可以制作比常规工艺更精细的线路,大幅提升载板的性能,还可用于玻璃、陶瓷等多种基材。”新创元公司董事长赵勇介绍,公司采用IVD技术在玻璃基板的封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通了全流程工艺制程,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武汉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对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企业。今年7月,新创元公司获批立项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基于离子注入镀膜技术的超精细线路CSP封装载板技术研发”。

“武汉市发布的各类支持政策,进一步鼓励了我们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同时也降低了我们企业的研发成本,有利于公司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赵勇说。

近年来,武汉加快培育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以“武汉所能”服务“国家所需”,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据悉,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武汉市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目前,武汉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持全国领先,2022、2023连续两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保持在100家以上,总数达到309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全国城市第七。

在武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成“群”崛起迈进,若干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厚实发展后劲,武汉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网络安全等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全国三大智能密集区之一,武汉借“智”创新,不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一个个应用场景开启未来,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一家家科创企业拔节生长……如今的武汉,新质生产力如万木争荣,葳葳蕤蕤,正喷涌勃发。

【责任编辑:艾凌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