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跨越3000多公里!他们来襄阳“走亲戚”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8日14:00 来源: 襄阳日报

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自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以来,襄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着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襄阳和琼结之间实现产业互补、信息互通、人才互动,开创对口援藏新模式。

8月初的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格桑花开满了整个村庄。格桑花像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与“文艺范儿”的网红打卡酒店、藏族风格的民宿相互映衬,让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8月10日,在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襄阳援藏工作队为当地建起了宾馆,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强吉村在当地县委、县政府和襄阳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铆足劲发展旅游。和她“手拉手”走在乡村旅游大道上的,是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好朋友”——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

2020年8月,在襄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的推动下,强吉村与堰河村结成对子。那一年,村民洛桑旦增等数十名党员群众代表来到襄阳,与堰河村的致富能人结为“亲戚”,在一起劳动、交流。

“堰河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得特别好,村民自家种的茶、酿的酒、种的蘑菇,都成了农家乐里的美味佳肴,村民每户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回到村里后,洛桑旦增等与大家伙儿讨论后决定,借鉴堰河村的做法,将村里的旅游推上一个新台阶。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8月12日,琼结县妇女在手工藏毯厂编织藏毯。

4年来,在援藏干部的持续帮助下,强吉村与堰河村的友谊越来越深,两地人民的致富步伐也越走越起劲。沿着堰河村的发展轨迹,强吉村的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区初步形成,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

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众结对认亲,这是襄阳援藏工作探索加强民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次尝试。在加深“汉藏一家亲、襄藏一家人”民族情谊的同时,“走亲戚”也帮助高原百姓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本领,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2023年7月,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与西藏琼结中学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拉手夏令营活动,学生们在互相交流藏文和汉字的书写方法。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襄阳、琼结两地的基层党建合作越来越多。襄阳市和琼结县基层党支部一对一签订友好党支部备忘录,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并打造出琼结党员电商服务中心、雪巴社区“幸福党建”等一批基层党建品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两地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2023年,超过120名琼结基层群众赴内地交流,与襄阳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襄阳市援藏工作队还组织襄阳致富能手、企业家和农业专家走进琼结村居,上门送信息、送技术,为产业振兴和农牧民增收出谋划策。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两地特色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广。琼结县艺术团入襄展演,将宾顿白面藏戏、久河卓舞等国家级非遗曲目送到了襄阳人民身边。两地持续实施“藏族教师代培”交流活动、“格桑花”大学生支教,将培训和支援相结合,有效提升琼结的教育水平。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两地技术人才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襄阳在援藏工作中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选派司法、财政、交通、商务、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短期援藏,为琼结县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8月12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琼结镇完全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玩耍。

通过持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襄阳与琼结共同书写了“汉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也在两地人民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情谊,如同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绽放着耀眼的光彩,也让“襄情向高原”的故事永远传唱。

记者:周锴,黄金晶;摄影:杨东;

通讯员:齐然然,袁鹏;

编辑:李春辉;审核:陈忱;

校对:李猛;终审:王少哲;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