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
曹渊烈士像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陈列的表现北伐军攻打武昌城的局部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张益游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说起10月10日,你会想到什么?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为中国进步打开历史闸门;1926年10月10日,武汉又发生了一起影响中国的大事——这一天北伐军攻克武昌城,为北伐战争进一步发展奠定有利基础,促使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通过湖北省档案馆的馆藏文献,寻访98年前战火硝烟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两湖成为主战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军歌》,唱出了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
北伐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第一次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目的的国内革命战争,其目标就是要打倒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其中首要讨伐的是吴佩孚。他统治着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及直隶广大地域,并得到英美帝国主义支持。当时与广东国民政府辖区相邻的两湖,成为了北伐军的主战场。
1926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入湘支援唐生智,正式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叶挺独立团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它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一支革命觉悟高、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入湘后,独立团得到湖南人民支持,取得了渌田、龙家湾首战的辉煌胜利,从而基本上稳住了唐军阵脚,使其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
经中国共产党促成,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7月9日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攻克汉阳和汉口
孤立武昌守敌
北伐开始时,吴佩孚并不在意,当国民革命军攻占长沙后,吴佩孚阵营为之震动。急命湖北督理陈嘉谟等派重兵,以汨罗江为屏障,以平江、汨罗、岳阳为重点死守,企图阻止北伐军向北推进,守军总计3万余人。但北伐军势如破竹,特别是经过咸宁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吴佩孚的主力被击溃,乘胜追击的北伐军直指武汉三镇。
由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将武昌、汉阳与汉口阻隔成鼎立之势,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要攻占武昌,也必须攻克汉阳、汉口。
当时驻守汉阳的,主要是吴军高汝桐所部第14师15旅和刘佐龙部鄂军暂编第2师。董必武、邓演达派人对刘佐龙部进行策反,取得良好效果,刘部表明愿意归顺国民革命军。同年9月1日,汉阳工人,特别是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了总罢工,不仅切断了敌军的枪械供应,也动摇了敌军军心,为国民革命军克复汉阳提供了有利条件。
9月4日,第8军第2师发起进攻,进逼汉阳。吴军高汝桐部虽竭力顽抗,汉口吴守军也曾渡江驰援,终难抵挡北伐军攻击。9月6日下午,北伐军占领汉阳。7日清晨北伐军乘胜强渡汉江,并于当晚11时占领汉口。这进一步切断了武昌城守军粮食军火的补给,有力支援了北伐军的武昌城围城斗争。
他们用血肉之躯
打出“铁军”威名
“先烈之血!主义之花!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无产阶级的牺牲者!”如今位于武汉洪山的攻城官兵烈士墓墓碑上刻的这些话,是时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的叶挺坚持写下的。坐落于这里的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见证着98年前那场惨烈的攻城战斗。
当年,武昌城城墙高而坚固,护城壕沟深2米至3米,且有沙湖、洪山、南湖、长江作屏障。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吴佩孚,将它打造成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
1926年9月1日,北伐军进抵武昌城下,3日、5日分别发起两次攻城战斗,均未攻克。叶挺独立团参加了第二次攻城战斗,第一营作为奋勇队(敢死队)冒着炮火潜近城脚,架起了几具竹梯奋力攀登。敌军居高临下,以猛烈火力扫射,独立团第一营官兵轮番强攻,不到20分钟,全营仅存10余人。第二营也多次攻城未果,伤亡惨重。
在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背后就是曹渊烈士像。这位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就牺牲在这次攻城战斗中。
“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置,请指示。曹渊。”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曹渊留在世上的最后文字,在写完最后一字时,他不幸头部中弹,“渊”字最后一笔拖了有三四寸长。牺牲时,曹渊年仅24岁。
对武昌持续围困10余天后,9月21日,北伐军发动第三次攻城,依然未果,孙传芳部下经黄石试图解吴军武昌之围,均被北伐军击败。吴军在内无粮秣、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军心动摇。10月10日晨,北伐军开始第四次攻城,吴军打开两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吴军遂缴械投降。至此,围攻了40余天的武昌城终于被北伐军克复。
1927年1月,武汉粤侨联谊社同仁在第四军从赣北凯旋武昌的欢迎大会上,赠给第四军一面铁盾牌,盾牌正面铸有“铁军”两个大字。
英雄永远被铭记
他们长眠在洪山南坡
98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人民不会忘记那些远去的英雄。
坐落在洪山南坡的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里,留下了191位烈士的姓名。当时牺牲的官兵有300多人,只有191名烈士的遗骸被找到。他们被合葬在洪山南坡,永远守护着这座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城市。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这是新四军军歌的第一句歌词。它的作者陈毅,曾任中共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委员会书记。后来,他从武汉奔赴革命前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兼政委。
叶挺曾说,之所以命名为新四军,目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